《树上的男爵》| 李迪迪解读
关于作者
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提名,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并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被誉为与博尔赫斯齐名的“作家们的作家”,代表作有《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命运交叉的城堡》等,达到惊人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他的作品以特有的方式反映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
关于本书
一次倔强的反抗,让柯希莫决定永不下树。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这是一个关于自由与自我的故事,用卡尔维诺的话说就是:“通过对个人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本书是“祖先三部曲”中最长的一部,三部曲中其他两部是《分成两半的子爵》和《不存在的骑士》。“祖先三部曲”的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
核心内容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与自由的书。主人公为了反抗家庭体制,爬上了树,还给自己立了个Flag:绝不下树。结果,他真的在树上生活了一辈子,度过了传奇的一生。上了树的主人公没有退化成猴子,反而活成了一个人真正应该有的样子。这不是一个关于远离尘嚣的故事,不是一个意大利版的桃花源、鲁滨逊和“瓦尔登湖”故事,而是对它们的超越。用卡尔维诺的话说,这本书讲的是通过对自我的个人主义的坚持,而达到了通往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是什么意思呢?树上的道路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本期音频将从三个方面为你解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坚守自我”,因为对自我的坚守,主人公成了一个“高贵的野蛮人”;然后是“自我的完整”,如果不将自己与他人相连,个人仅通过自身无法达到完整;最后是“独创者的路”,我们来聊聊卡尔维诺的艺术之路。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为你解读的是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树上的男爵》。
卡尔维诺这个名字,你应该不陌生。他是王小波最推崇的作家,无论在小说还是杂文中,王小波都曾多次赞叹卡尔维诺那“天外飞龙般澎湃的想象力”,和荒诞、奇趣与孩子般的天真。今天我要讲的这本书,就是王小波最喜欢的卡尔维诺的一个作品系列“祖先三部曲”中的一部,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部。当然,选这本书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你也许听说过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比如《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等等。没错,这些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但它们实验性太强,比如《看不见的城市》是由哲学化的碎片组成的,而《寒冬夜行人》是由十个不同的小说开头组成的,说实话,它们是你亲自去读才能体会乐趣的作品。相比之下,《树上的男爵》更像一个寓言故事,书中的主人公与卡尔维诺本人也非常贴近。除此之外,这本书在卡尔维诺的创作生涯中就像一个里程碑,正是从这本书开始,他开辟出了一条特立独行的创作之路,可以说,这本书是理解卡尔维诺创作的最佳入口。
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就在那一年,他不幸突然去世了。从文学地位上说,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一样,都是那种“作家们的作家”,是作家们学习的对象,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树上的男爵》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叫柯希莫的孩子在12岁那年爬到了树上,给自己立了个Flag:绝不下树。大家都以为这个孩子只是在赌气,没想到,他真的在树上生活了一辈子,度过了传奇的一生。你可能会想,猴子才住树上呢,人类祖先花了那么多年才下了树,学会了直立行走,成为文明体面的人类,为什么柯希莫又上了树呢?这不是退化成猴子了吗?这是一个关于远离尘嚣,一个意大利版的桃花源、鲁滨逊和“瓦尔登湖”故事吗?并不是。柯希莫的故事,恰恰是对它们的超越。用卡尔维诺的话说,这本书讲的是自由的一个阶段,主人公通过走出了一条“树上的道路”,通过对自我的个人主义的坚持,而达到了通往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是什么意思呢?“树上的道路”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