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逝去的武林》|贾行家解读

关于作者

讲述者李仲轩,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门下,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整理记录者徐皓峰,是著名武侠电影导演、小说家。

关于本书

本书记录了民国时期以形意拳为代表的北方武林和民间武术,回忆了以形意拳宗师为代表的几位著名武术家,这个时期被称为“中华武术的黄金时代”。同时,本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出版后在海内外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核心内容

形意拳是三大内家拳之一。清末民初的一代宗师是李存义,他曾经上过战场,与八国联军对战。李存义合并了形意拳和八卦拳,创立中华武士会,奠定了民国武林的黄金时代。在民国时期的真实武林规矩里,利益核心是本门派荣誉,内部秩序核心是辈分。在人际关系里,最重要的是师徒。师傅对徒弟的选择极为严格,徒弟也必须全力维护师门。门派之间会通过比武来争夺名望,交情好的武术家,会通过“串东西”的方式和平切磋。参与军队训练、比武和“串东西”的风气,维持了民国武术的实战技术。本书还揭示了许多有启示的道理,比如,世上的规律是强者影响弱者,一旦以跟上对手为目的,就永远无法取胜了;优秀的战术,是准确捕捉时机,选择最省时省力的打法。传授形意拳,有着禅宗和儒家智慧,善于使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为你解读的书叫《逝去的武林》,这是一位武术家对民国武术界的回忆。

这些年,中国武林可以说是深陷信任危机之中,传统武术的实战水平一再受到质疑。在新闻里,普通的拳击散打运动员,就能轻易打败某个门派的掌门人。同时,一些所谓的名家大师,又总发布那种隔空发力震飞了六七个人的无厘头视频。看到这些,让我这样的外行实在禁不住要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谁才是真正的习武之人?是不是整个关于武林的历史,都是虚构出来的东西?带着这类困惑来说这本《逝去的武林》,就多了一层意义。

本书的副标题是“1934年的求武纪事”。“求武”这两个字,就是追求武术。因为在学武之前,要有机缘能遇到名师,自己也要具备领悟武学的能力,能用上求武两个字,说明本书的讲述者非同一般。他叫李仲轩,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先后师从于近代武术史上的三位名家。李仲轩成名后,被天津武林尊称为“二先生”。他在中年隐退,一生没有收徒。2000年前后,八十多岁的李仲轩在《武魂》杂志上发表了本书的内容,记述民国时代的武林旧事,讲解和演示形意拳奥义。所谓内行看门道,这些文章一出现,就引起了武术界的轰动。据爱好者说,那些过去秘传的高深心法,被李老用几句朴实的话就解释得明明白白,一看就是武学大家的境界。对我们这些外行而言,也能看出很多热闹:原来,那些武侠小说和电影里的武林和武人,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

说起小说和电影,我们再介绍一下本书的执笔者徐皓峰。这个名字你可能很熟悉,他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武侠电影导演和小说家,担任过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他自编自导的电影,像《箭士柳白猿》《师父》,还有《刀背藏身》,因为独特的世界观、真实的动作设计,被誉为是新一代硬派武侠片。李仲轩是徐皓峰的二姥爷,徐皓峰在向他学拳时,建立了对武术和武林的特殊理解。从这本书里我们能感觉到,在徐皓峰的武侠片里,那些被拍出来或是藏起来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李仲轩的回忆。

我对武术完全外行,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可以让我谨慎地过滤掉书中超出普通人理解能力的传闻,我只讲对我们外行来说有所启发的内容。因为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传奇故事,而是一位智慧老人的感悟。也许,我的这个尺度太保守了,要请武术爱好者原谅。本期音频的素材,不完全出自《逝去的武林》,还补充了徐皓峰及家人、同门师兄合著的另外两本书:《高术勿用》和《武人琴音》。我打算借几代形意拳武术家的生平,为你讲清楚下面这三个话题:

第一,是以形意拳的发展为代表,说说民国时期中国武林的情况。以李仲轩和三位师傅为典型,说说民国时期的武术家。

第二,是从这本书里,我们能观察出当时的武林规则,以及习武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这些武术家的经验,具有智者和杰出工匠的领悟力,即使我们不练武,也能获得许多启示。

第一部分

下面咱们先来说说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民国时期的武林和武术家。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形意拳。形意拳在民国时期的北方是最有代表性的拳种,它和太极、八卦并称为三大内家拳。中国拳法在清朝初年被分为内家和外家:外家拳以少林为代表,形式刚猛,偏重于外功和力量;内家拳锻炼的是借力打力、以静制动的内劲。形意门广泛认可的创始人,是明末清初时一个叫姬际可的武官。传说他在古庙中得到了岳飞留下的残书,从关于拳法枪法的记载里,参悟出形意拳的原理,当时叫作心意六合拳。关于岳飞遗留下兵书和武功秘籍的传闻,还被金庸写进武侠小说里。在民国时,形意拳为了推广“强国强种”,更是乐于宣传形意源自岳飞的说法。

本书讲述的武术家,始于李仲轩的师祖、清末民初形意拳大师李存义。李存义的形意拳,主要包括五行拳、仿效动物形态的十二形拳和站桩的桩功。李存义曾经开设过镖局、武馆。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他已经五十多岁,率领弟子在天津火车站杀死了多名俄国兵;还在北京利用胡同地形,使单刀袭击落单的洋兵。民国时,他担任过军队的武术教习,编写了一本《刺杀手册》。据说,直到六十年代,部队训练拼刺刀时,还在沿用李存义的技术要领。可见,那个时候的武术是以直接造成伤亡为标准的,具有实战效果。

作为一代宗师,李存义完成了奠定民国武林格局的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合并山西、河北的形意门。他通过不断比武和教学推广,使形意成为横扫北方的拳种。第二件是将形意和八卦合成一派,两派弟子可以互相称师兄弟。第三件事是合并了北方武林。1912年,他在冯国璋的资助下,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型民间武术团体“中华武士会”,改变了过去单独传授武功的模式。1927年,国民政府创立了国术研究馆——当时把武术称为国术——全国各地都设立了分馆。天津是北方武术中心,拥有23家分馆。名气最大的,就是李存义留下的武士会。这个时期被称为“中国武术的黄金十年”,所以,李仲轩因为师从李存义的三位得意高足,而被称为“中华武术黄金时代的最后见证者”。

李仲轩1915年生于天津宁河,李家是当地的名门。李仲轩少年时拜的第一个师傅,是李存义的弟子唐维禄。唐维禄本来是中华武士会的杂工,但经过七八年,很多正式弟子没练出来,唐维禄却练出来了。唐维禄学成后一直隐居在宁河。他最出名的是腿功,李仲轩回忆,唐维禄可以在一个晚上从天津走到北平,手提着灯笼,在远处看,快得像连成了一条线。李仲轩的父亲是文人,很反对他学武,而他母亲因为来自武将世家,先辈战死于鸦片战争,很支持他,说“国家有难要靠武将,文人就会斗心眼”。后来,李仲轩和父亲反目,从天津出走。唐维禄觉得李仲轩离家是因为自己,就介绍他向名气更大的尚云祥学拳。

尚云祥身材矮小,能以才智突破先天限制,武功自成一家,是形意拳在北京的代表人物。当初,李存义击杀八国联军就是由他掩护的。尚云祥早年给大户人家看家护院,协助官府捉拿过京城巨盗康小八,这件事被改编成京剧《东黄庄》。尚云祥受聘于西北军,1933年,宋哲元的大刀队凭借他教的刀法,取得了喜峰口大捷。

李存义人称“单刀李”,曾经和“大刀王五”齐名。但他的刀只在刀头开刃,实际上是一种剑法,在师承中,尚云祥最出名的也是用剑。李仲轩向徐皓峰演示尚云祥的形意剑法时,刚刚遭遇了车祸,身体还处于半瘫痪。但他扶着桌子站立,和徐皓峰各拿一根筷子模拟击剑时,徐皓峰无论从哪个方向攻击,李仲轩总能抢先一步,用筷子点中徐皓峰的手腕,动作看起来还是慢悠悠的。这段描写,很像《笑傲江湖》里的独孤九剑。李仲轩说,这是形意拳走中门、占中路的道理。形意拳攻击的特点是发力霸道,取中路硬打硬进,简洁有效,所以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的说法。

说到这儿,相信你也和我一样,要插进来提问了:既然传统武术有实战价值,那么它和现在的表演套路是什么关系呢?另外,这些老年人真的还有实战能力吗?李仲轩和尚云祥的再传弟子们是这样解答的:形意拳有演法、练法和用法之分。

演法就是我们看到的武术表演,也就是公开的套路。演法是为了取悦观众,和实战能力没有关系。练法是需要师傅传授的真功夫。形意拳不用蛮力,比如传授给军队的刺刀术和大刀术,并不是教具体招数,而是控制身体、使用巧劲的方法。在战场上使用大刀劈砍,再强壮的人挥舞几分钟也会肩酸手疼,这就需要学习形意拳运用关节和弹性的技巧。其实,这和伐木工人砍树的原理是相通的。比如说,战场上两杆长枪或刺刀顶在一起时,谁都不敢后撤,你撤对手就扎进来,但手和肩部又都使不出向前的力,如果你学会了用躯干回旋带动上肢的力量,你的枪就扎出去了。再比如,自己的肘部和对方的肘部相撞,如果用形意的横劲转动一下,就形成了斜抛运动,也就是借力打力。形意拳的招式很简单,一个姿势可以一练几年,就是在揣摩招数背后的功夫,直到形成无意识的反应。

有了练法,还要会打法,也就是在实战中的表现。掌握了练法,具备了功夫,相当于有财产;实战中精确地应用打法,就像是会投资。形意拳的打法可以利用自身特点,抛开基本招式随意发挥,肩膀、臀部或胯部都能打人,所以,形意拳高手是能够自创拳法和口诀的。在民国武林的鼎盛时代,高手进入了军队,评判高下的标准是实战,简单明了。到这种技术遭到禁止、只剩下演法时,武术自然要走向衰败。

至于年龄和功夫的关系,据说是这样的:人体自然衰老,拳怕少壮,确实都是固定规律,但功夫增长和岁数衰败有一个谁快过谁的不同现象,武术家的功夫如果纯正,就可能把实战能力保持到中老年。李存义、尚云祥,都是到老年时还在比武的。

好,咱们再回来接着说李仲轩的第三位师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意门名声最响的人物叫薛颠,是唐维禄、尚云祥的师弟。按李仲轩的话说,“当年的薛颠,是我们心目中天神一样的大人物。”通过两位师傅的介绍和保荐,李仲轩又拜在薛颠门下。

薛颠在民国武林是个传奇。他和师兄傅昌荣比武落败后,曾经多年不知去向。在师傅李存义去世后,他重出江湖,自称一直隐居在五台山,向一个老和尚学了新的拳法。在一次武林人士的集会上,薛颠当众现场表演了一手功夫,并不是打拳,而是像跳舞一样在大厅里演示了挪动步伐。这种移动方法展示出野兽一样的协调性和异常的敏锐反应。当时有人说,薛颠的身法已经像鬼魅一样,达到了神变的程度。表演完以后,薛颠再一次向傅昌荣提出挑战。两个形意高手的全力对决,很容易出现生死,何况傅昌荣又是张作霖的贴身保镖,尚云祥就出面劝阻比武,推举薛颠接替李存义出任国术馆馆长。

薛颠身高体长,平日里待人接物像教书先生,但动手时煞气很重,像妖魔一样可怕。他认为,普及形意是能够振兴民族的大事,他觉得手把手地教来不及,就自创了一门新式拳法“象形术”,在1933年出版了一本《象形拳法真诠》,把拳术的练法和心法都向世人进行公开展示。在《逝去的武林》里,李仲轩对薛颠的拳经进行了讲解。

李仲轩34岁以后,不再和武林人士来往。他做过会计,晚年在北京西单一家电器商店看门,晚景很凄凉。他写这些文章时,名利确实都不重要了,除了不愿意让自己的形意拳失传,应该也是为了排遣寂寞吧。在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和《功夫》里,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也是这样隐遁民间,生活窘迫。这还真不是夸张,民国武术经过短暂辉煌期后,就被逐渐淘汰了。最开始,是由于火车兴起,镖局行业就没落了。有了现代枪械,到武馆学习武术的人也越来越少,毕竟,再高强的拳法也不抵挡不了乱枪扫射。另外,职业武术家大多是武痴,生活上秉承大手大脚的江湖义气,经常弄得捉襟见肘。李存义的晚年,主要靠弟子和村民接济。李仲轩的几位师傅,唐维禄的本业是在乡下务农;尚云祥也不富裕,一直租住尼姑庵。所以民间有“穷文富武”的说法,意思是习武需要经济基础。

第二部分

武人既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守则,下面,咱们就来说说真实的武林规矩。

在武人心目中,武林中的核心利益是本门派的荣誉。在武人看来,门派好比世俗伦理中的家族种姓,价值高于自己的个体生命。武人的尊严,取决于能不能守住门派尊严。所以,一个武人如果被外人打败,即使隐遁多年、和他并不来往的师兄弟,也要出现来扳回本门面子。李仲轩在跟随尚云祥学艺时,已经闯出了一些名气,自我感觉良好,于是,他想到天津去向师叔薛颠挑战,唐维禄特意从宁河赶来,两个师傅一起教训了他一顿。他们说,别说你根本没有资格和薛颠动手,这也会让外人笑话。

薛颠是为整个形意拳挣名声的人,同门都必须维护他。当时,以尚云祥为首的师兄弟,都在武林到处宣扬薛颠,为他建立名望。唐维禄的影响力不大,就暗中代替薛颠和人比武。向薛颠提出挑战的,有很多是其他门派的长辈,我们刚才说了,薛颠一旦出手,就要引来无尽的挑战和麻烦,唐维禄就先找到对方说:“薛颠的武功高我几倍,您能不能先打败我?”为了显露气势,他比武时故意穿拖鞋,一招就分出了胜负。在同门这个共同利益体里,薛颠是面子,唐维禄是里子。形意门在民国缔造的辉煌,始于李存义在武林里带头大哥的地位,成就于薛颠在天津坐镇、尚云祥在北京运筹。

门派立起来后,首要的是建立尊卑秩序,也就是师徒、师兄弟间的名分。许多江湖行当都看重辈分,武行可以说是最严格的。仇人见面,也要先论辈分。李仲轩不收徒,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唐维禄介绍他拜师尚云祥时,他的年纪比尚云祥的徒孙还小,尚云祥嫌他打乱了年龄辈分,要他发誓一辈子不收徒,意思是要乱的话,只乱这一辈儿。在形意门还有个规矩,徒弟即使学成之后,为了表示对师傅的尊崇,也往往以代师传艺的名义教徒,正式收徒要得到师傅特别允许。另外,学武之后就不能做官,一旦进入官场或军队,会涉嫌以权欺压武行同道。

从人际关系上来说,在门派内部最重要、最敏感的关系就是师徒了。传统武术最讲秘传心法,核心秘密要一对一传授,按照江湖规矩,这叫“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当然,这也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实顾虑。形意拳尤其如此,形意的核心技术是拳法原理,并没有秘密招式,选择徒弟更要格外慎重。李仲轩曾目睹过唐维禄将两个徒弟逐出师门。第一个是趁唐维禄漫不经心时出手偷袭。在被唐维禄轻易制服以后,这个徒弟很高兴,觉得试出了师傅的功夫,但唐维禄从此不再教他,对外说“某某已经超过我了”。这是开除的委婉说法,因为这人抱着刺探心理,不可靠。另一个徒弟是无故杀死了儿子,违背起码的人伦和道德,也不能教。

武人轻易不接受带艺投师,因为之前学的很难改掉,而且也要顾虑来人是为了从前的师傅报仇。李仲轩拜过三次师,是经过几个师傅当面交接的。李仲轩每次自述门派,都要讲清这个轨迹,以示不忘本。师傅一旦选定亲传弟子,就要倾囊相授,因为这决定着门派和自己的未来,如果每一辈都留几手,这个门派肯定就江河日下了。唐维禄向李仲轩传授的,除了拳法,还有内功道法和治疗外伤的医术药方。李仲轩到外地见同门师兄,只要拿出唐维禄的独门膏药,对方就知道他继承了师傅全部衣钵。

对徒弟来说,练功要经历各种境界,有时候处于近似走火入魔的状态,这个时候最需要师傅点拨。所谓师徒如父子,就是因为师傅对徒弟生命的参与成分很大,造成了徒弟的依恋。师傅承认徒弟,通常会说这么一句话:“我的东西,你身上有了。”意思就是你今后可以代表我。从门派的尊严来说,这也是一种责任。所以,民国武人在没有把握的比武前,会隐瞒自己的师承,生怕损害师傅名誉。这和今天的武术界等传统行业以师傅为社交名片的方式不同。

至于本门派之外的武林规矩,更是充满了叵测的变数,真正应了“江湖险恶”的说法。俗话说“武无第二”,武人见面,总会有分出高下的冲动。在武林中,名气可以说是流通物。成名的过程,常常靠毁掉另一个成名人物来实现,这被形容成“拿走了别人几十年的名声”。要想保持名声,上门公开挑战就必须得接。李存义成立武士会,经常有人找上门来问:“你看我练的是武术还是国术?”意思是指责形意拳将国术划归私有。李存义只能下场比武,因为解释没用。

除了比武,武术家们还可以互相切磋,这叫“串东西”。他们见面,常会问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东西、新体悟。关系好的,还可以派学生去串,并不保守。武术家相互一搭手,就已经知道彼此的水平了。在搭手时,承认自己输了一筹,会说“晚了”。薛颠和人搭手,张口就说“你晚了”,如果对方不醒悟,他就稍微再明确地加一点儿力量,对方就会连声说“晚了,是晚了”。有时候,彼此聊两句对武学的体会,也能知道对方的功夫程度。这也不算玄,任何一种技术和艺术里都有这种现象。眼高手未必高,但眼低的人,手绝对不会高。至于非要在招式里见输赢的想法,如果是将武术作为一种修养方式,就属于次要的了。

第三部分

你可能感觉到为什么这本书要叫“逝去的武林”了。由于生存土壤消失,武林的黄金时代彻底终结,传统武术的模式、内容和方法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不过,实战的技艺会退化,但那些经过数代武术家揣摩、积累下来的感悟仍然存在,还是会让我们这些不懂武术的人有所启发。李仲轩并不是知识分子,唐维禄、尚云祥等人更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在书里的言行,表现出了很高的修养和通透的见识。能在一个艺术或技术领域里登峰造极的人,都拥有过人的意志力和领悟力,他们的职业心得也就有特殊的经验价值。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在实战理论中的洞察。在搏击中,步伐都是很重要的。形意拳对步伐有个理论:世上永远是强者影响弱者,弱者在模仿强者。武术中的强,指的是有自己的节奏,并且用自己的节奏去影响对方。李仲轩说,电视里的猎豹追赶羚羊,猎豹要是受羚羊的步伐影响,学它的路线,就永远追不上。比武也如此,情急之下,人的精神和动作容易失控,一旦在步伐上追赶或模仿对手,你的方寸就乱了,一定会败。现代商业中,有一句箴言叫“竞争意识反而会削弱竞争力”,也是这个含义。

形意拳一门,最高级的功夫不是拳法、刀剑,而是古代军事上的排兵布阵,也可以说是审时度势的大局观和战术思维。李仲轩按照对拳法的领悟,对古代小说也有独特解读。他说,关羽是武圣人,是因为把握战机的能力强大。从温酒斩华雄到过五关、斩六将,他很少硬杀硬砍,而是专门攻击敌将不备,瞅个冷子就是一刀。关羽能算出敌人的心理盲区,还有只身闯敌营的勇气,再结合最省时省力的打法,这是高明的武学修养。相比之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时,先让镇关西切肉,累个半死再打他,这也是有心计,但属于流氓套路,档次要低得多了。

有一个孔武有力、曾经在战场上和日本人进行过白刃战的军官,登门拜访过尚云祥。练武人讲“上一次战场,抵十年功夫”,这样的战士,虽然没有深厚的武术修为,但一般练武人也对付不了。这个军官的反应就非常敏锐,周围有什么动静,视线立刻就能对上。尚云祥告诉他,你的反应很不一般,但反应是反应,反击是反击。他告诉了军官一个将反应和反击合一的训练方法,这个军官听了之后立刻有所领悟,为此专门给尚云祥发了几个月的军饷。这个军官能一点就透,是因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形意拳的练法和打法,是在近三百年里,几代人通过上万次比武甚至战争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能提升实战水平。

这些经验的表现,也体现在教学理论里。形意拳拜师仪式很严格,教学里也有很多充满仪式感的内容,但师傅们并不迷信。李仲轩向尚云祥请教,为什么练拳必须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练,绝不能让别外人看。尚云祥说,其实很简单,你们年轻人喜欢神秘,不搞得规矩大点,就不好好下功夫学。师徒之间是不能太亲密的,规矩大,才能保证学习效果。你看,这是很实在的心理暗示。

李存义这一派形意拳,主要拜达摩,其次才是岳飞。李仲轩觉得,这可能是因为练形意强调悟性,和修习禅宗有相通之处。在形意的教学里,师傅会先教徒弟基本的口诀和套路,然后就是观察徒弟的练习,揣摩他的性格,等待引导他的最好方式。李仲轩讲,教拳不是用讲的,而是刺激出来的。徒弟经过大量练习,遇到关键门槛过不去时,师傅一句话刺激到他,就会突然达到新境界。这种教学理论,确实和禅宗公案相似。公案里那些让禅师悟道的话,也是针对个人、针对特殊情况所下的。当头棒喝,也不是瞎打,而是要找准时机。所以,李仲轩读《论语》,也能根据学拳经历形成自己的领悟。他发现,孔子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孔子对同一个概念的解释不同,是因为说话对象不同,内在的困惑不同,甚至也因为学生的未来规划不同。这很符合学术研究观点。

因为这些有洞察、有智慧的见解,也让我相信,逝去的那个武林,和那些能有效提升身体机能的武术,是真实存在过的。李仲轩这样一个明白人,没必要到八九十岁时,孤独地维持无意义的骗局。而且,按照简单推理,中国古代长时期处于战乱动荡,在战争和民间的真杀实砍里,一定会留下以自卫和杀敌为目标的搏击术。这没什么神秘,今天的军事训练里也有搏斗技能。

真正属于武术界的问题也许是: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究竟是发展实战技能,是主动融入现代搏击运动,还是继续朝向体操似的表演。行业内部要先选择定位,我们才知道具体的判断标准。语义含糊,经不起实战,同时又用“高手在民间”“真用功夫会出人命”的理由来搪塞,会消磨外界的耐心。

属于我们的问题是:传统文化是很娇嫩的,它像一条河水,如果得不到补充和保护,流到后来,也许就像逝去的武林一样,只剩下一位孤独老者的脆弱回忆。传统一旦断绝,因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当时不清楚究竟损失了什么,但却会在文化结构里留下巨大空洞。一个丧失了文化传统的民族,和丧失了记忆的人,是一样的。

总结

这本《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就为你介绍到这,我们再回顾一下本期音频的要点。这本书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以形意拳为代表的北方武林和民间武术。

第一,形意拳是三大内家拳之一,清末民初的一代宗师是李存义。他曾经上过战场,与八国联军对战。李存义合并了形意拳和八卦拳,创立中华武士会,奠定了民国武林的黄金时代。本书的讲述者李仲轩,曾经先后拜李存义的三位得意弟子为师,见证了传统武术转入沉寂的全过程。

第二,在真实的武林规矩里,利益核心是本门派荣誉,内部秩序核心是辈分。在人际关系里,最重要的是师徒。师傅对徒弟的选择极为严格,徒弟也必须全力维护师门。门派之间会通过比武来争夺名望,交情好的武术家,会通过“串东西”的方式和平切磋。参与军队训练、比武和“串东西”的风气,维持了民国武术的实战技术。

第三,这本书也揭示了许多有启示的道理。比如,世上的规律是强者影响弱者,一旦以跟上对手为目的,就永远无法取胜了;优秀的战术,是准确捕捉时机,选择最省时省力的打法。传授形意拳,有着禅宗和儒家智慧,善于使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撰稿:贾行家

脑图:摩西

转述: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