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风格感觉》| 陈章鱼解读

关于作者

史蒂芬· 平克,世界知名的认知科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畅销书作家。1982—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潜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最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掌门人。200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2008—2013年,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

关于本书

《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是一部无可替代的写作指南。传播、营销、文学、科普、学术、政府、企业、技术、法律等所有领域的写作者,都可以跟随本书学习写出打动人心又令人叹服的文章。本书既有助于改进中文写作思维,也有助于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核心内容

这本写作指南,揭示了写作的底层逻辑,可以说讲的是通法,能覆盖到现代社会各种需要写作的场景。不是专业文字工作者的朋友,也能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

史蒂芬·平克在这本书中,还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家的钻研精神,深入剖析了写作这件事到底难在哪里。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在写作时,最容易陷入哪些思维陷阱,我们就更容易掌握写作的精髓。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风格感觉》。这是一本写作指南。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很多人的盛赞。这本书也是我和很多得到同事放在案头,常常学习的一本书。

关于写作的书有很多,为什么这本书的这么受欢迎呢?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本书的作者就很特殊。

这本书的作者是史蒂芬·平克,他是哈佛的心理学教授,也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跨界学者,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语言学。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我们的大脑怎样理解语言,听说读写的背后都是怎样的原理。同时,史蒂芬·平克还是一位科普作家,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他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写给读者。得到「每天听本书」就已经解读过平克的《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白板》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你看,一般的写作指导书,作者往往是作家、编剧、记者这样的专业文字工作者,所以主题也往往偏向写作的某个领域,比如小说写作、剧本写作、新闻写作。而平克不一样,他首先是一位科学家,研究的正好是语言学以及我们大脑处理语言的机制,同时他还是一位成功的科普作家,在写作这件事上,他是既深知原理,又有充分地实践。

平克有一句名言「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这句话特别厉害,因为揭示了写作的底层逻辑,也点出了写作这件事最大的技术含量,怎样将脑中无数碎片化的想法收拢起来,最终变成一条最佳的文字线,这就是写作者最大的挑战。也只有兼具认知科学家、语言学家、科普作者三重身份的平克,才能有这样的洞察。

所以,我向你推荐平克的这本写作指南,是因为这本书揭示了写作的底层逻辑,可以说讲的是通法,能覆盖到现代社会各种需要写作的场景。不是专业文字工作者的朋友,也能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

不仅如此,平克在这本书中,还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家的钻研精神,深入剖析了写作这件事到底难在哪里。这也是这本书比其他写作指导书更有价值的地方,因为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在写作时,最容易陷入哪些思维陷阱,我们就更容易掌握写作的精髓。

第一部分

咱们就先来看看,写作这件事,到底难在哪里?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我们既不写小说,也不写剧本,我们的写作往往是为了向他人传达信息和知识。看起来,这件事比写诗、写小说要简单多了,人家那是搞艺术创作当然是很难。可是,当你真正写一段话试一试,你会发现把一件事儿讲明白,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面对不了解一个领域的普通人,比如技术人员对老板,产品经理对客户,科学家向大众搞科普,那就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甚至会有一种偏见,很多搞科学、搞技术的,一张嘴就是拗口的术语、奇怪的概念,把我们绕得晕头转向,没准他们就是故意的,用专业术语把大家侃晕了,大家听得似懂非懂,才会觉得专家果然是专家。

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是故意的。只是把话写明白,要比我们想象中难很多。而且,你在一个领域越是学得好,反而在写作时越难把本领域的事情给其他人讲明白。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时候,平克作为认知科学家的身份派上用场了,这要从咱们大脑的工作方法说起。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有实验证明,大多数人一次只能记忆 7 项内容。这就好比我们的大脑里只有 7 个抽屉,装满了,就很难再装了。

比如下边有 14 个字母,你可以试一试,想要一下记下来,非常不容易:C、P、U、I、C、B、C、N、B、A、F、I、F、A。

是不是已经快记不住了?

可是没有人规定,大脑里的每个抽屉只能装一个字母,所以我们可以把 14 个字母分组:

CPU:电脑的中央处理器;

ICBC:中国工商银行的缩写,网友调侃读作「爱存不存」;

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的缩写,也是一款特别好玩儿的游戏。

这样,我们只用四个抽屉,就能把这些字母装进大脑。这个过程,就叫「组块化」。大部分提高记忆的小技巧,背后的原理,都是组块化。

我是个出门很容易丢三落四的人,后来有个朋友教了我一招,我只要记住「伸手要钱」,也就是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出门前检查一下,就不会忘东西了。

你看,这就是「组块化」,原本是四件东西,需要占据大脑中的四个抽屉,现在只需要一个抽屉就可以了。

组块化不仅是我们提高记忆的小窍门,更是人类交流信息、传递智慧的最好工具。

如果你在电脑上想要传个文件给别人,往往会先打个压缩包,因为文件体积小,传起来快。不论是术语、还是缩写,这些「组块化」,就是知识的压缩包,提高了人和人之间传递信息和智慧的效率。

可是,如果对方接收了压缩包,却没办法解压缩,那就麻烦了。你还要传给他解压缩软件,等着他安装好,再去打开压缩包,反而更费时间。

这就是专业人士使用术语和普通民众交流时的状态。每当他抛出一个术语,就像是给我们传了一个压缩包,却没给我们装解压缩的软件。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常常陷入两个思维误区。

第一个思维误区,叫「功能固着」。

心理学有一个经典的实验: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一根蜡烛、一盒图钉,让大家把蜡烛固定在墙上,而且蜡油不能滴到地上。大家都想方设法用图钉把蜡烛钉在墙上,结果都失败了。

其实正确的方法,是把图钉都倒出来,把盒子空出来钉在墙上,再把蜡烛放在盒子里。

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办法呢?因为他们认为盒子只是用来装图钉的,不是一个独立物品。这种对事物功能的刻板印象,就是「功能固着」。

互联网产品经理们,也有一句经典的吐槽: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这也是一种「功能固着」。

第二个思维误区,你肯定听过这个词,叫「知识的诅咒」。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掌握了一种知识,你就不能理解,那些没有掌握这种知识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

大家在平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时候,不论是给自己的小侄子辅导功课,教自己的朋友开车,带公司的新人,免不了有一个时刻,你会感觉,这件事情我已经讲得那么明白,怎么你还是不会呢?

这个时候,就是「知识的诅咒」。

一种知识,就像是一条大河,对于已经渡过河的人来说,回头看的时候,会感觉并不算很难,他们就不能明白还没有渡过河的人所看到的困难。

那些不说人话的专家,真的不知道自己说的不是人话吗?是的,因为「知识的诅咒」,他们真不知道。

如何打破知识的诅咒呢?单凭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读者的世界里获得反馈信号。不如把文稿给那些与目标受众相似的读者看,看看他们能否看懂。

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史料记载,白居易写好一首诗,就会念给一位大娘听,如果大娘能听懂,就算写好了,如果大娘听不懂,白居易就写得再浅显一些。

说到这里,我们终于看明白,为什么越是了解某个领域,越是没有办法用浅显的语言和普通人交流。

因为「组块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术语、缩写、抽象概念,大大提高了自己学习还有和同行交流的效率。可是在这个领域越久,他对于术语的「功能固着」也会越强,越觉得不用术语,那就没法来交流。而且因为「知识的诅咒」,他意识不到,这些术语和抽象的概念,大众们是没法理解的。

这三个问题缠在一起,就让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想给大众普及知识的时候,变得难上加难。

第二部分

听完前边这些,你就知道,就算是传达信息和知识的写作,实际操作起来,其实也真的是很不容易。

平克在这本书里,就介绍了一种好用的工具,帮助我们把写作这件事变得简单。这个工具叫作「古典风格」。

什么是「古典风格」呢?平克在书中给了很长的一段定义,但是我认为,古典风格最重要的,是模仿了对话的姿态。

这个不是说用古典风格写成的文章,都是一句一句的对话,那是剧本。所谓模仿对话的姿态,是作者在写文章时,会假设他在和读者聊天,作者想要讲一件事,或者谈一个问题,或者介绍一种知识,都会把自己当作博物馆的解说员那样,向游客介绍藏品。我不是在教导你,也不是在论证什么,我是一位平等的导游,你跟着我,一路边走边看。

这么说还是会感觉有点空泛,咱们拿一段具体的文章来举例,这一段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的作者道金斯写的,是他另一本科普书的开篇。

「我们都会死,因此都是幸运儿。绝大多数人永不会死,因他们从未出生。那些本有可能取代我的位置但事实上从未见过天日的人,数量多过阿拉伯的沙粒。那些从未出生的魂灵中,定然有超过济慈的诗人、比牛顿更卓越的科学家。DNA组合所允许的人类之数,远远超过曾活过的所有人数。你和我,尽管如此平凡,但仍从这概率低得令人眩晕的命运利齿下逃脱,来到世间。」

道金斯用这样一个开篇,其实是想说明,他作为一名科学家,一名无神论者,为什么他眼中的世界还是会充满浪漫,不像那些宗教人士攻击他所说的,没有宗教信仰,世界会是冷冰冰的。

可是他没有一上来就给我们上课,也没有开始辩论,而是给我们展现一个事实,理论上生命有无限种可能,可真正活在世界上的人就是那么多,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一种生命的奇迹,这种科学观点之下的世界,甚至比宗教故事更有传奇色彩。

你看,这就是古典风格。古典风格不是唯一的写作方法,却是非常好用的写作方法。为什么呢?因为写作这件事,是我们后天养成的,其实是反本能的,所以不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我们都会觉得不自然。可是古典风格,把写作转化成了我们做起来最自然的两件事:说与看。作者在对着读者说,读者在跟着作者看。

想要解释抽象的概念,也是把它当作具体的事物一样,拿给读者看。想要论证某种观点,也是把事实指给读者,读者自己就能做出判断。

所以平克在书中说,古典风格的作者必须模拟两种体验:和读者对话,向读者展示世界。

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用词准确,每个句子表达清晰,这些当然都重要。但是平克在这本书中强调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句子之间,还有段落之间的连接。

我们用书中的一段话当作例子:

「美国北方和加拿大是苍鹭生活繁育的地方。在此地过冬有其优势。大蓝鹭主要生活在美国北部。当寒冷天气来临时,苍鹭会飞向南方。越早抵达繁育地点的苍鹭越占优势。科德角的冬季相对温和许多。」

这一段话,每一个句子都没问题,写得非常清晰,可是整段听下来,就会觉得有很多费解的地方。「在此地过冬」,这个此地是美国还是加拿大?前边说了苍鹭,后边又提大蓝鹭,这俩是一种生物吗?最后又冒出一个科德角,这个地方又是哪?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算每个句子都写得清晰明确,但是如果句子之间的衔接没有做好,就会让文章很难懂。同样,如果段落之间的衔接没有做好,也会这样。

为什么衔接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史蒂芬·平克认知心理学家的身份就发挥效果了。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孤立的信息片段是没有用的,两个句子放在一块,读者需要发现其中的关联。如果没有关联,我们的大脑也要硬生生造出一个关联,把两个信息放在一起。

还记得我们刚才聊的一个概念叫「组块化」吗?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文字都在读者头脑中呈现为一个个单独的组块,阅读的过程中,每弄清楚一些关联,比如这一段的几句话是怎么联系的,读者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组块。这样,一个句子变成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变成一个章节,如果链接做得不好,要么我们的大脑需要调用更多资源来处理,会让阅读更累。要么我们的大脑就会胡乱构建连接,可能会误解作者的意思。

所以,想要写出一段结构井然有序的文字,作者必须把他希望表达的内容整理成干净利落的层级关系。用相同的主语形成主题链,它们使得读者从一个句子读到下一个句子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个主题。

前边那段关于苍鹭的文字,之所以听起来会很费劲,就是因为每个句子的主题,其实不太一样。一会儿是苍鹭,一会儿是大蓝鹭,一会又是美国北部和加拿大,我们听起来或者读起来的时候,注意力不停在变换。对这段文字略作处理,把主题归拢一些,马上就会变得不一样。

修改前是:

「美国北方和加拿大是苍鹭生活繁育的地方。在此地过冬有其优势。大蓝鹭主要生活在美国北部。当寒冷天气来临时,苍鹭会飞向南方。越早抵达繁育地点的苍鹭越占优势。科德角的冬季相对温和许多。」

修改后是:

「苍鹭主要生活在美国北方和加拿大。而大蓝鹭只生活在美国北部,当寒冷天气来临时,一些大蓝鹭会飞向这片区域以南的科德角。大蓝鹭在此地过冬有其优势,因为科德角的冬季相对温和很多。它们越早抵达繁育地点,就越占优势。」

这一段话,全部用大蓝鹭贯穿,就像是《动物世界》一样,一直有一个镜头对着大蓝鹭,我们看着它们生活、迁徙、繁育。这条主题线如果能贯穿整个段落,甚至跨越整篇文章,就能一直带领读者。

这种视角的连贯,非常重要。如果修改一篇文章,句子和句子,或者段落和段落,怎么样都连接不起来,那可能就证明背后的思路并不连贯。

你看,我们总是说好文笔,好文笔,似乎写作只是一种表达技巧。其实,好文章的背后不只是好的表达,更是好的思维,好的逻辑,怎样用同一个视角观察事物,怎样用同一个主题思考问题,这是古典风格写作背后最核心的能力。

第三部分

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这本书里,不仅告诉我们好的写作风格应该是什么样,他还总结了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会犯的一些毛病。

接下来咱们就看看,史蒂芬·平克总结出来的,写作中千万不能干的几件事儿。

第一,不要在文章中滥用路标;

什么叫滥用路标呢?我先举个例子,如果我接下来用这种风格给你解读一本书,你感受一下,听完是什么感觉。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风格感觉》。接下来,我将分成三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来看三个概念:知识的诅咒、组块化和知识固着;第二部分,我们来学习一种写作工具叫做古典风格;第三部分,咱们再来看三个反例。首先,我来给你讲第一部分三个概念中的第一个概念:知识的诅咒。」

听完这段,你是不是都快睡着了?

这就是平克说的滥用路标。这样写文章,作者会以为自己在设置路标,我都告诉你了,我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个大部分里边又有三个小部分,我说得多清楚啊。但是这样做,其实根本没有效果。

一篇文章就像是一个公园,刚才那种写法,那就是以为给了读者一张地图,实际上想要看懂地图,比走路还费劲,那就失去了路标的效果。

所以文章的中路标不能滥用,路标太多,读者就会因为阅读各种路标而停滞不前。但是路标也不能太少,因为路标太少,读者会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要被带到哪去。

更好的写法,就是遵循我们刚才聊到的那些让文章更连贯的建议。这些建议,其实也是设置了路标,但是它们指向的是一条路,读者只要沿着这条路,就能很顺畅地走下去,只有到了该转弯的地方、该上坡的地方,路标才出现,提醒一下读者。这样,读者不会在一开始就觉得这条路这么长,压力好大,也不会在半路不知道去哪里而感到迷茫。

第二,不要用模糊语言做缓冲。

许多作者有一种习惯,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像是「几乎」、「比较」、「大概」、「一定程度上」、「某种意义上」,感觉这样会显得更理性,更客观。但是,史蒂芬·平克一针见血地指出,用这些词儿不是为了理性客观,其实就是一种免责条款。

这么写,其实是害怕读者来挑错,作者的潜台词是:「我可没写得那么绝对啊,我把特殊情况都考虑进来了,这样别人读了我写的文字,那就不会批评我了。」

其实日常对话中,我们不会这样说话。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想从上海搬走,你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上海下雨」。虽然他没有说「上海经常下雨」,「上海有时下雨」,或者「上海一定程度上,下雨的时候比较多」,可是你也不会认为他说的就是上海每时每刻都在下雨。

可是很多人一写文章,就会陷入自我保护的思维,写出来的文字就成了「上海一定程度上,下雨的时候比较多」。

咱们退一万步说,就算有读者一门心思想给你的文章挑刺儿,你用了「几乎」、「比较」、「大概」,他还是会批评。这样写一点自我保护的效果都没有,只能让那些原本对你的文章没有恶意的读者,觉得这个作者对自己的观点都不自信,不愿意承担责任,其实是让你失去了潜在的盟友。

其实还有另一种情况,本来也是在写作时想显得更准确,但是反而会获得相反的效果。什么呢?就是过度使用「非常」、「十分」、「特别」这样的强调词。

这就奇怪了,这样的词语不正是在强调程度吗?为什么会适得其反呢?咱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情况。

你怀疑有人偷了你的钱,你说钱可能是小明偷走了。这时我给你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不可能,小明是个诚实的人。」第二种说法:「不可能,小明是个特别诚实的人。」

哪种说法,能让你更相信小明呢?

其实是第一种。因为第一种说法是个二元对立,小明要么诚实,要么不诚实。第二种说法虽然加了一个强调词「特别」,但是把二元对立变成了刻度,你没准会觉得,小明是一般诚实,或者是偶尔诚实,那就不是特别诚实。

你看,加入一个强调词,其实是加入了一个思考和质疑的维度,反而会削弱这句话的力量。

写作中不要干的第三件事,是不要使用僵尸名词。

什么叫僵尸名词呢?本来可以用具体语言描写的内容,如果非要造一个抽象的词来概括,这就叫做僵尸名词。

不说让别人更信任自己,偏要说提升别人对自己的「可信度」。不说让自己更擅长演讲,偏要说提升自己的「演讲力」。不说让一辆车变得更安全,偏要说提升车子的「安全性」。「可信度」、「演讲力」、「安全性」,这就是僵尸名词。

可是这样的用法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书中的真实案例,一场飓风袭击美国,有记者问一位美国州长,某一场重要会议会不会因为飓风取消呢?州长的回答是:「没有任何将会出现取消情况的预期。」说白了就是预计不会取消嘛。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发言的时候,也说过:「总统有意愿尝试看看我们须怎样努力才能找到一条推进的道路。」说白了,就是总统愿意帮个忙试试看嘛。

这样的说法,让原本简洁的语言变得冗长,让原本鲜活的文字变得冰冷,所以平克在书中建议,要小心僵尸名词,能不用就不用,最好一个都没有。

除此之外,平克在这本书中,还分析了很多优秀的文章,总结了写作者应该坚持的好习惯。我把这些习惯整理成一张清单,附在了文稿最后,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击查看。

总结

到这里,这本《风格感觉》最精华的部分,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读完这本书,我有两个感想。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越发佩服那些努力把科普变得更有趣的科学家了。

你看,「知识的诅咒」和「功能固着」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克服的两种思维局限,可是「组块化」明明是提升我们学习和交流效率的一种思维方式,但是在科普中,反而成了最大的阻碍。你的认知折叠的越好,想要全部拆散的时候,反而就越难。

所以,我们了解知识的过程,相当于一场跋山涉水的探险,越是优秀的人,就向前走得越远,更了不起的人,他们愿意不辞辛劳,折返回来走到我们身边,再扶着我们重新走一遍这段旅程,让我们看到山那一边的风景。

所以下一次,如果我们再读到一本通俗易懂而又充满新知的科普书,要记住,写出那本书的人,经历的是一去一回,又带着我们一起走过这样漫长的路程,真的是不容易。

作为一名写作者,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就更大了。

除了了解古典风格这样好的写作方法,学到了好的写作者应该坚持哪些好习惯,抛弃哪些坏习惯,这本书对我还有更深远的影响,就是帮助我们看清了写作的终极意义。

每一位写作者,都有在深夜冥思苦想的经历,那样费尽心血去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绝不仅仅是提高自己文章的阅读量那么简单。这还是一种修行,让自己抱着更开放的心态面对别人,面对世界。写作的过程,就是审视自己的过程,永远不要让自己陷入「知识的诅咒」,陷入傲慢或者偏见。

正如史蒂芬·平克在这本书中所说:「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模式,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惑。」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终其一生也写不出流传千古的伟大作品,可能无法借助写作获得让别人羡慕的收入和影响力,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坚持写作。虽然写作不一定能让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更好,但是写作将成为你对他人保持善意的源泉。

这,才是写作的终极意义。

撰稿、讲述:陈章鱼

脑图:刘艳脑图工坊

《风格感觉》中关于写作建议的清单

  • 良好写作风格的关键,是要对假想中交流所置身的虚构世界有清楚的概念,这远比一切戒律教条都重要;
  • 不隐藏那些推动你来讲述的激情和兴趣;
  • 坚决用新鲜词汇和具体意象,而不用陈词滥调和抽象概述;
  • 关注读者的观察角度及其视线的目标;
  • 以简单的名词和动词打底,审慎而明智地插入不常见的词汇或成语;
  • 使用排比句;
  • 偶然制造精心安排的意外;
  • 呈现有说服力的细节,避免直白的表达;
  • 格律与发音与要表达的含义和情绪有共鸣;
  • 查资料;
  • 确保你的论证有理有据;
  • 不要把轶事或个人经历当作世界的常态;
  • 谨防虚假的二分法;
  • 论证应当基于理性,而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