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柴知道解读

关于作者

伊夫·博萨尔特,瑞士国家学术基金奖得主,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他在瑞士学术基金会开有哲学课,擅长从各种思想实验出发来教授哲学。

关于本书

本书选取了55个最精妙、最知名的思想实验,并且通过这些思想实验,介绍了多位哲学家和多个哲学流派的思想精髓。书的章节之间没有先后关系,主题涵盖极广,包含了幸福、知识、道德、公平、艺术、语言等多个方面的主题。作者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剖析了许多难懂的哲学问题。

核心内容

本书的精髓是,如何从思想实验的角度来认识哲学。思想实验的意思是,用想象力去进行的实验,所做的都是在现实中做不到的实验。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它的中文版大约18万字,我会用大约28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如何从思想实验的角度来认识哲学。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有点绕,其实它本来就是一个思想实验。思想实验的意思是,用想象力去进行的实验,所做的都是在现实中做不到的实验。假如没有今天,那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这其实是在讨论时间问题。有一位基督教哲学家叫奥古斯丁,他就提了一个想法:他说大家都知道,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组成的,但是,未来还没到,所以还不存在。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所以也不存在。而现在只是一个点,一点点延伸性都没有,无穷短,抓都抓不住,所以也不存在。那既然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存在,那时间本身也不存在的,完全是我们人类自己主观想象出来的。

所以从书名你就可以看出,一个精巧的思想实验,可以提出非常犀利的问题。如果你能回答好这个问题,那你的理论就可以自圆其说。如果你回答不了,那一座理论大厦就会瞬间轰然倒塌。所以,思想实验就好比是阿基米德手中的那根棍子,只要找准角度和支点,就能四两拨千斤,撬动整个哲学大厦。

其实这类的思想实验,你平常可能也听过。比如那个著名的“电车难题”:假如你面前有一辆电车开来,铁轨上有5个工人。你只需要按下按钮,电车就会换道,但另一条铁轨上有1个工人。此时,你会选择按下按钮吗?这个思想实验很出名,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也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到康德、边沁等许多著名哲学家的理论。

今天我要讲的这本书,就是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思想实验,用一种简单轻松的方式,带你了解一些哲学问题。书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在很多问题上都可以给我们启发。比如,战胜柯洁的围棋机器 AlphaGo 到底有没有智能?苹果公司为什么能多次引领全民审美?那些玄乎的当代艺术到底有没有价值?我们能不能实现完全的公平?读完这本书后,相信你能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这本书的作者叫伊夫·博萨尔特,是一名哲学博士,还获得过瑞士国家学术基金奖。他平常自己也教哲学课,而且就是用思想实验的方式来教。所以这本书,他写得得心应手,非常精彩。

好,介绍完书和作者的概况,接下来,我就来为你详细介绍书中内容。我从书中挑选了一些最精彩、也最实用的思想实验,来和你讨论这几个问题:一是到底怎样才能实现公平?二是艺术到底是什么?三是机器人到底有没有智能?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能实现公平?

公平这个事情,可以说是人类,甚至是所有动物的共同追求。有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养了两只很可爱的小猴子,给它们布置了同样的任务。第一只猴子完成了任务后,科学家就给它奖励一块黄瓜,另一只猴子完成任务之后呢,给它奖励一颗葡萄。那第一只猴子就不干了啊,葡萄那么甜,凭什么它拿葡萄我拿黄瓜?但毕竟是第一次,它只是表达了不满,没有太多抗议。之后这个实验又重复了一次,这次拿到黄瓜的那个猴子彻底不干了,直接把黄瓜扔了,敲地板,摇笼子,强烈抗议这种不公平的情况。

这个实验就说明,即使是猴子,都对公平这件事情非常敏感。我们人类就更是这样了,你想想,如果你周围有个同事,整天什么事都不干,拿的工资还比你高,那你是不是特别不爽?很多社会问题,背后其实也是同样的原因。这就是因为人人都有对公平的追求。

但到底怎么才能做到公平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一位哲学家,叫罗尔斯,他写了一本《正义论》,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作品之一。他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实现公正的办法,也是一个思想实验,就是著名的“无知之幕”。

“无知之幕”是说,假设我们让你来为整个社会制定法律和各种制度,那怎么保证你不偏袒自己,制定出一个公平的制度呢?有个办法,就是给你蒙上一层“无知之幕”:就是说,让你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不知道是穷还是富,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残疾,聪不聪明,从事什么职业,黑皮肤还是白皮肤,甚至是男是女,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不知道。

这就相当于,你虽然可以制定游戏规则,但是不知道自己是游戏里的哪一方。那这种情况下你就会想,万一我运气不好,成了这个社会里的弱者,那怎么办?所以为了保险起见,那我就会尽力制定出一个公平的、照顾到所有人利益,特别是照顾弱者利益的社会规则。这样万一我自己成了社会里的弱者,那也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也能过上还可以的生活。

其实“无知之幕”的这个思想实验的意思,就是说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避免私人利益的干扰。这样制定出的政策,就能保证所有人都享有基本的权利。而且,这个政策会尤其照顾弱者的利益,罗尔斯特别强调,我们可以接受有条件的不公平,那这是什么条件呢?就是说,即使是最弱的人,都可以从这种不公平中获得利益,那我们才能同意。在“无知之幕”的情况下,这的确是合理的推论。

所以“无知之幕”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要看过得最差的那个人,他过得怎么样。

这个思想实验,听上去好像是完美无缺了,很难挑出毛病。既排除了个人利益的干扰,又照顾弱者的利益,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所以不管“无知之幕”在现实中存不存在吧,是不是只要按照这个思想实验指明的路走下去,人类就能实现公正呢?很可惜,不是这样。举个例子:假如给你两个保险柜,你不知道里面分别装了多少钱,只知道第一个柜子里面可能装了100块钱,也可能装了1000块钱。第二个柜子可能装了200块钱,也可能装了400块钱。那这个时候,你应该挑哪个柜子呢?

按照罗尔斯从“无知之幕”这个思想实验里总结出的原则,你应该挑第二个柜子。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即使是最差的结果,你也能得到200块钱,等于是保护运气最差的人的利益嘛。但你心里肯定会犯嘀咕,选第一个柜子,你可能能拿到1000块钱啊。而且平均一下,选第一个柜子,概率上来讲你可以获得550块钱。但选第二个柜子,按概率看只能拿到300块钱。那罗尔斯让你选第二个柜子,这不是傻吗?

再举一个例子。地球上有70亿人,假设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所有人每天都赚10块钱,最弱的人也能赚到10块;第二种情况,最弱的那个人赚9块钱,其他人每个人都赚100块钱。你说哪种情况公平?按照无知之幕的原则,那就得让每个人都只赚10块钱。但这真的是公平吗?让我们所有人都去照顾那个最弱的人,所有人陪他一起受苦,这就是公平吗?恐怕不一定吧。

所以就有哲学家站出来反对罗尔斯,说“无知之幕”这个思想实验,看起来天衣无缝,其实根本不靠谱。比如有一位叫诺齐克的哲学家,他就反对罗尔斯,而且也弄了一个思想实验,叫“张伯伦论证”,这个张伯伦,就是NBA的那位著名球星,单场得过100分的那位。

诺齐克的思想实验是这样的:假如现在有一支 NBA 篮球队,所有球员的收入都一样,各种劳动保障也都齐全,总之我们能想象到的各种公平的条件,这个球队里都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认定,这个球队里的分配状况是公平的。这个时候,球队老板想跟那位传奇球星张伯伦签约,老板给出的条件是,只要你来,那我们每卖出一张球票,就分给你1美元,如果一个赛季卖出100万张球票,那你就多拿100万美元。张伯伦一听,哎不错,就同意了,之后球队的比赛场场爆满,球队和张伯伦都赚了大钱,原来的球员钱也没少赚,大家都很开心。

但其实呢,现在这个球队里的分配状况,跟一开始我们认为公平的那个情况,已经不一样了。那你说,这个能让大家都开心的新状况,公不公平呢?诺齐克说,当然是公平的。因为在这个思想实验中,每个人都是自愿的,没有谁强迫谁,也没有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无论是一开始的情况,还是张伯伦来了之后的情况,都是公平的。

这个思想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其实诺齐克在反驳罗尔斯,意思是说,你不要总想着去靠政策制定者,希望让他们去安排出一个合理的分配模式来,这个思路根本就是错误的。我们就应该学习刚才张伯伦的这个情况,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只要大家自愿,所有的选择都是自由的,无论最终出现什么结果,都是公平的。

所以公平并不在于要怎么分配,要保护弱者,还是照顾强者,诺齐克认为,这些都不对,只要大家自由选择自由交换,那结果就是公平的,没必要非得去保护弱者。那诺齐克的这个“张伯伦论证”是不是就完美了呢?其实也不一定。比如说,这个思想实验就没有考虑到“外部效应”的问题,也没考虑到财富过于集中所导致的社会问题,这里就不细说了。

上面就是为你讲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到底怎么样才能实现公平?我们从“无知之幕”和“张伯伦论证”这两个思想实验的交锋中就可以看出,公平问题极其复杂,很可能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即使是看似完美无缺、屏蔽了个人利益、照顾弱者的“无知之幕”,也没有办法实现完全的公平。

第二部分

那接下来,我来讲第二个问题:艺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些艺术我们看不懂?

请你先想象一个场景:假设你现在走进了一家艺术馆,看到第一幅画,画上全是红色,还有个标题,叫“观看红海”,你就想,哦,一片红色,这画的是中东那边的红海。然后你又去看第二幅画,结果这幅画跟上一幅一样,也是一片红色,但这次标题变了,叫“我的心情”,你就有点疑惑了。然后你去看第三幅画,还是一样,一片红色,这次标题叫“1975年的莫斯科红场”。之后你又看了好多画,除了标题不一样,画的内容都一样,都是一片红色。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那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被骗了,想退钱。至少你会怀疑,这些玩意儿到底算不算艺术?这根本就是一片红色,谁都会画,挂在这里起个标题就是艺术了?

这个实验,就是美国的一位叫丹托的艺术哲学家提出来的。其实这种事情,在当代艺术界是很常见的。比如那位著名的法国画家杜尚,他就把男厕所里的小便器,签了个名,直接送进美术馆了,说这是艺术。还有美国的那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就把一堆纸箱子摆在展览馆里,也说这是艺术。你说你找谁说理去?我们一般人听到这样的事情,即使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在想:这算哪门子艺术?这不就是这些大师拿来骗钱的嘛,反正他们随便画点啥,都有人在后面吹捧、拍马屁,说这是艺术。其实不光是我们这么想,很多艺术家也这么想,跟杜尚同时代的一位艺术家就质疑,说是不是哪怕杜尚把马粪撒到画板上,我们也说这是艺术?

这个问题如果让丹托来回答,那不好意思,这就是艺术。他不是拍马屁,我们来看看他的分析。他说你看,如果这个小便器不是在艺术馆里,而是放在男厕所里,你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它,因为这太正常了。但是,如果把这个小便器放在艺术馆里,你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作品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区别,就是艺术品跟日常用品的不同之处啊!什么是艺术品?就是它能够让我们理解到一点什么,能让我们谈论,这就是艺术品的本质。

所以按照这个定义,那无论是丹托在思想实验里提出的那些红色的画,还是现实中杜尚搬进艺术馆的小便器,那的确都是艺术。因为它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推动我们理解一些意义。

那是不是说,只要能传达意义,就是艺术呢?那也不是。来看个例子:有一位非常出名的挪威的画家,叫蒙克,他的代表作是著名的《呐喊》,就是画面上有个很抽象的小人,张大着嘴巴,表情很惊恐,有点像微信表情里的那个惊恐的小人。这幅画的色彩非常丰富,看上去特别有张力。所有人都公认,《呐喊》这幅画是名作,是艺术品。那如果非要问这幅画传达了什么意义,那可能就是一种情绪,一种压抑、恐惧、不太舒服的情绪。但你想,如果是一个婴儿在那里放声大哭,他传达出来的意义,也是压抑、恐惧、不舒服啊,那为什么婴儿的哭声就不是艺术,蒙克的画就是艺术呢?

这个问题,光靠上面的那个思想实验,就回答不了了。有一位英国的艺术批评家,叫贝尔,他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什么是艺术?艺术的真正核心,不是它表达的内容,而是它的形式,就是既要有意义,也要用特别的形式来传达这个意义,这才是艺术。我们不能把形式跟内容分开。如果我们只看重意义的话,那你干脆别去艺术馆了,你也不用看画了,直接在家里看别人写的艺术赏析,这幅画表达了什么什么意义,想告诉你一个什么什么道理,不就行了吗?

你在家里看别人的评论,跟你去艺术馆里直接看真品,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你在看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一样东西,叫审美经验。这个审美经验,对我们的审美判断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有好的审美品位。下面这个思想实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假如你得了一种病,叫“音乐情感缺失症”,就是你虽然能听出一首曲子里的音调、旋律、用了什么乐器,但你就是感觉不到音乐里的情感。别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首欢乐的曲子,那是一首悲伤的曲子,但你就听不出来。那这个时候,你能不能体会到音乐里的美感呢?

这个思想实验,是一个叫西布利的英国哲学家提出来的。他其实就是想说,我们必须有一些感觉上的体验,也就是审美经验,才能理解美。比方说,如果你对音乐从来没有过感觉,那你就理解不了音乐里的美。如果你是色盲,只见过黑白,那你就没办法理解一幅画的色彩有多美。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美感经验,从来没有体验过欣赏美的感觉,那你就没有审美判断。

当然了,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感受也不一样,因为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各种经历、知识、文化积淀都不同。所以我们经常说,审美没有对错之分,就是这个道理。但审美没有对错之分,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跟专业人士一样,都具有很高的审美能力,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专业人士经过训练,见多识广,人家审美经验多,你的审美经验少,看过的好东西太少了嘛。刚才说了,没有审美经验,就没有审美判断,体会不到美。

这个审美经验,其实就是一种门槛,欣赏美是需要门槛的。比如说著名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人类公认的文学名著,但我可以保证,99%的人,根本看不出这部作品美在哪里。为什么?因为缺乏审美经验嘛。你需要看过很多文学作品,有很多的积淀,才能体会到这个作品好在哪里。你想想,这个例子,是不是跟刚才听音乐的那个思想实验一模一样?《百年孤独》的每个字你都看得懂,但你就是体会不到这个作品美在哪里。而且几乎所有的艺术都是这样,哪怕是最直观的绘画都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名作,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只能感觉到,“哎,达·芬奇画得挺像的”。你能感觉到这幅画不错,但是感觉不到那种惊心动魄的、排山倒海的美感,为什么?一样的,没有审美经验,所以不懂艺术。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残酷,但不好意思,现实就是这样。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想清楚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苹果手机每次更新系统,都会有很多人说,哎呀这个新图标不好看,但是过一段时间又觉得好看了呢?你不得不承认,苹果公司的设计专家,比你专业太多了,你的审美判断的确比人家差远了。为什么很多手机公司在开发布会的时候,要特地告诉你这个手机美在哪里,好看在哪里,你要怎么怎么看,才能发现这个手机的美?这不全是忽悠,因为普通用户缺少审美经验,就算是把艺术品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也感受不到美,所以要手把手来教。而且就算教了,普通人还是未必能感受到那种美。

所以,对于如何区分艺术品和非艺术品,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理论,你听了可能都哭笑不得。这个理论叫“体制理论”,很简单,就是说只要一个东西在艺术界被视为艺术,专家一致认为它是艺术,可以摆到展览馆里,那么这个东西它就是艺术。怎么样,是不是很霸道很不讲理?但听完刚才的内容,你可能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理论也是有道理的,谁叫我们普通人没有审美经验呢。

刚才讲的就是第二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艺术?为什么有些艺术我们看不懂?总结一下,对于当代艺术来说,能让你产生一种理解,让你去思考,那就是艺术。但光表达一个意义,这也不叫艺术,你还要用一种特别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意义,才能叫艺术。如果要理解艺术的美,就要有一定的审美经验,这也是普通人和专业人士最大的区别之一,所以普通人经常理解不了艺术。

第三部分

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机器人到底有没有智能?智能是不是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大脑里?

这两年最出名的人工智能,是一台下围棋的机器,叫 AlphaGo,它先后战胜了韩国高手李世石、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天才少年柯洁,还有一堆人类顶尖高手。围棋千变万化,是最复杂的棋类运动之一,被认为是人类最后的智慧堡垒。但现在,这个堡垒已经被人工智能彻底摧毁了。

每次人类棋手输棋之后,我们都能听到一种言论,说哎呀人工智能棋下得再好,他们也没有智能,就是一堆电子元件,永远也没有人类的感情。但是机器真的没有智能吗?先别急着把话说死,再看一个思想实验:我们的大脑,是由大概1000亿个神经细胞构成的,这每个神经细胞就相当于一条电路,接受到一个电流刺激,它就把这个电流刺激再继续传下去。好,那现在,我们把你大脑里面的一个神经细胞,换成人造的微型电路,它能发挥跟神经细胞完全一样的功能。那现在,你是什么感觉呢?还有没有情感?你肯定说,有情感,毕竟就换了一个细胞,那个微型电路功能也一样,所以一切正常。

好,那我们继续换下去,换100个,你的大脑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换1000个呢?1亿个呢?如果把1000亿个脑神经细胞全换掉,你就变成了一个机器人。但既然每个微型电路都在发挥跟神经细胞一样的作用,那你凭什么说这个机器大脑没有情感呢?

这个思想实验中,其实是隐含了这样的一种观点:一样东西,无论是大脑还是机器,有没有所谓的心智,是看它能发挥什么功能。如果它看见老虎就知道害怕,看见钱就开心,那它就有情感。具体这个功能是怎么实现的,都无所谓。其实也就是把大脑看成一个跟胳膊、腿没什么区别的身体器官,换个大脑,就相当于我们装了一个假肢。这种观念,就叫做“功能主义”。

这个观点很难反驳。再举一个例子,很多科幻迷都听说过著名的“图灵测试”,这是发明计算机的那位科学家图灵提出来的。这个测试就是说,我们怎么判断一台机器有没有人工智能呢?我们可以向它提问题,随便问各种问题,然后我们看它给出的回答,如果提问的人,分不清这是人还是机器的给出的回答,那就说明,这台机器跟人一样了,它就具有了智能。

听完这些“功能主义”的观点,现在再问你,AlphaGo 到底懂不懂围棋,你还敢那么确定地说它不懂吗?它能下赢李世石、柯洁,甚至5个顶尖棋手同时跟它下一盘棋,都赢不了它。那它不懂围棋,难道你懂?这个问题,你可能已经没信心回答了。但是,如果你问一位叫瑟尔的哲学家,他就敢说,没错,即使 AlphaGo 再赢柯洁100遍,它还是不懂围棋!这位瑟尔也提出了一个很巧妙的思想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个思想实验,叫“中文房间”。

假设有个完全不懂中文的老外,被关进了一个小黑屋里。这小黑屋里啥也没有,就一本英文手册,上面就说,假如有人给你小纸条,上面有这个中文符号,那你就把另一个中文符号的小纸条送出去。这样的规则有好多条,都写在这个手册里。然后,就有人从外面给这个老外递小纸条,然后老外就按照手册上的规则,给外面的人回小纸条。在房间外的人看来,这个房间里面的人非常懂行啊,完全能理解中文,每次给出的回答都很完美。但实际上,这个老外只是按照手册办事而已,他一个中文都不认识,甚至那些字是不是中文他都不知道。

中文房间这个思想实验,其实就是在反驳刚才图灵测试的那些功能主义观点。意思就是说,机器的确可能对很多东西做出反应,具有很多功能,但是这并不代表机器真的有智能。智能这个东西是很特别的,不能用功能来判断标准,哪怕是最好的机器,比 AlphaGo 还厉害,外表、反应完全跟真人一样,那它也不具有智能,还是跟中文房间里的老外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按程序办事。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些机器人没有智能,也没有感情。智能这么高级的东西,还是只能存在于我们人类的大脑里嘛。哎,如果你这么想,那可能又有点问题了。不信?那我来给你讲今天的最后一个思想实验:假如把一个手机植入到你的大脑里,你不用手,光靠大脑,就可以调动手机里的所有信息,不管是电话号码,还是维基百科,你只要动一下念头,就可以获得这些内容。那现在,这些信息就相当于你的记忆,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那现在,我们把这个手机从大脑里拿出来,那么手机里的内容,还算是你心智的一部分吗?

提出这个思想实验的两位哲学家,一位叫克拉克,一位叫查默斯,他俩认为人的心智,不仅可以存在在大脑里,还可以放在大脑之外,叫“外部心智”。比如说刚才手机的这个例子,他俩就认为,重点不是这个手机是在大脑里还是在手上,只要你想查就能查到,并且也理解这个信息,那手机里的内容,就是你心智的一部分。所以不管是手机,还是你记东西的笔记本、日历,都可能成为人类智能的组成部分。

按照这个说法,人类的智能,就并不只是存在于大脑里,也可以放在外界环境中。这也从侧面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就是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和信息,把它们变成你的外部心智。下次再有人让你放下手机,或者远离互联网,你就可以把这个思想实验告诉他。不夸张地说,各种互联网工具,现在已经成了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善用,而不是放弃。

刚才讲的就是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获得智能?智能是不是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大脑里?从图灵测试这样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只要能实现人类所拥有的那些功能,那我们就得承认,它的确具有智能。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智能的定义,就会发现,并不能单纯地从功能的角度来定义智能,所以机器要想获得智能,不说不可能吧,也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但智能不一定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大脑里,也可以存在在像手机这种外部心智中,对于现代人来说,就要善用这些外部心智。

总结

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完了。我再来给你简单地总结一下。首先,我们用“无知之幕”和“张伯伦论证”两个思想实验,讨论了公平问题,发现即使是抛弃个人私利,保护弱者,也没有办法实现完全的公平。

然后,我们用两个关于当代艺术的思想实验,讨论了艺术和审美的问题,发现当代艺术并不是故弄玄虚,只要一个作品能让你产生思考,并且用一种特别的形式来传达意义,那它就是艺术品。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日常审美,都需要审美经验作为支撑。由于专业人士有更多的审美经验,所以他们在欣赏美和艺术方面,比我们要专业得多。

最后,我们用一个功能主义的思想实验,和一个叫“中文房间”的思想实验,讨论了人工智能的问题。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只要一台机器能通过图灵测试,具有跟人类一样的功能,那它就具有智能。但如果再深究一层,我们又会发现,光是具备跟人类一样的功能,也不能说明机器就具有智能。此外,智能不光可以存在于我们人类的大脑中,也可以存在在手机这样的外部心智中。

希望今天介绍的这几个思想实验,能让你感受到哲学有多精妙,人类通过思考,可以走得有多远。

撰稿:柴知道

脑图:摩西

转述: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