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 卞恒沁解读
关于作者
许倬云,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 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史学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说中国》《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
关于本书
许倬云教授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讲述“华夏/中国”作为一个“天下国家”是如何不断发展演变的。
作者以宏大的视野,舍弃旁枝末节,始终关注中国历史上的根本特征和关键节点,围绕“天下国家”这个核心,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风貌,使读者有酣畅淋漓之感。
核心内容
古代中国是一个“天下国家”,也就是就是一个没有地理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国家,这是由古代中国面临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的。“天下国家”发源于商周时期,发展于秦汉时期,在隋唐时期到达巅峰,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她就如同一个血肉之躯,走过了一个生命的历程。
前言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许倬云先生的经典著作:《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许倬云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的讲座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所谓的“中国”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给出各种答案。
比如有的人会用国界去界定中国,但今天中国的国界其实只有不到70年的历史,而且在中国的历史上,各个王朝的边界其实是非常模糊的。比如有的人会用民族去界定中国,但现在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五十六个民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甚至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也曾经历过多次民族融合。有的人用文化去界定中国,因为西方某些国家就可以合在一起,称为“基督教世界”,那么中国能否被界定为一个“儒教国家”呢?好像也不对,在中国,佛教和道教也很兴盛,甚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也可以生根发芽。
那么,“中国”究竟是什么?作者把中国概括为四个字:“天下国家”。意思是,在历史上,中国这个国家是没有地理边界的,任何族群只要认同中国的文化,就可以加入中国这个文化共同体。所以,历史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吸引周边地区的认同,不断扩大自己的范围。这个“天下国家”发源于商周时期,发展于秦汉时期,在隋唐时期到达巅峰,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她就如同一个血肉之躯,走过了一个生命的历程。
我将从下面三个方面,来为你讲清楚“天下国家”这个概念:
首先,“天下国家”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其次,“天下国家”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隋唐时期是天下国家的巅峰?
最后,“天下国家”又是怎样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天下国家”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天下国家”,就是一个没有地理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国家。边界外部的族群如果认同了边界内部的文化,也可以成为天下国家的一部分,天下国家因此就得到了扩大。这个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如果追溯到天下国家的起源,我们就明白了:天下国家其实是早期中国面临的特殊地理环境塑造出来的。
我们的中华文明,是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和中华文明同时出现的,还有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以及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如果展开一幅世界地形图,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还是古巴比伦的两河文明,规模都比较小。印度河文明其实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西边是山脉,东边是沙漠,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但黄河流域诞生的这个文明却不一样,四周相对广阔平坦,拥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我们的祖先站在这样一片土地上,举目四望,广阔无垠,这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也促使他们产生一种想象:把自己居住的这片土地,看成是整个世界。这就是古代中国“天下”观念的起源。
正是在“天下”观念的影响下,商周时期出现了“同心圆”的治理模式。商朝和周朝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不断扩大统治的范围。
商朝曾经频繁迁都。关于这背后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因为洪水的泛滥,有人说是因为战争。但商朝频繁迁都的结果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它的影响范围逐渐超出了黄河中游,开始覆盖黄河下游、淮河流域等地区,这就是所谓的“中原”。商朝后来又被周朝所取代,周朝建立起政权以后,向各地派出移民,建立起更多的城邦,覆盖了更大面积的土地。
说到这里,我们要尝试着去理解当时人们的心理。他们望着四周无边无际的土地,开始尝试着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 个过程中,他们并不像其他文明的人类那样,走着走着就遇到沙漠、山脉、海洋等天然的地理边界,他们也就不会产生关于边界的意识。他们会愈发坚定地相信,自己所处的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天下”,所以他们为了治理这片土地而建设的制度,从一开始就不是在建设一个国家,而是为了治理整个“天下”。
商朝发明了一个“同心圆”的模式,也就是从统治中心出发,不断向外围扩展势力,形成不断扩大的同心圆。
商朝的国都是一个大型城市,外围居住着许多王族,共同保卫国都;更外围的地方是一些中小城市,由国都派出的使者负责监督;再外围是一些和商朝保持良好关系的城邦;最外围是一些被称为“方”的族群,比如“鬼方”,这个族群和商朝之间曾经发生过战争。
周朝成功取代商朝以后,取得中原地区的统治权,把统治中心放在今天的陕西关中地区,还在今天的河南地区建造了洛邑,以方便其统治中原地区。周朝继承和发展了商朝的同心圆模式,以国都为中心,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在全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要定期朝见周天子,向周天子缴纳贡赋,派兵随同周天子作战。说白了,周朝把商朝的同心圆模式进一步制度化了,中原地区以周天子为中心,具有了一定的向心力,得到了初步的整合。
于是,周朝就成为一个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天下”。因为缺乏地理上的天然边界,周朝人也就没有产生以地理来划分边界的意识。那他们怎么区分自己人和外人呢?主要是通过文化。
这里的“文化”也并不是特别抽象的东西,其实主要就是生活方式。黄河流域的人向四周移民,最后总会遇上一些周边地区的人,他们吃的穿的都和自己不太一样。这种“不一样”很自然地就成了区分自 己人和外人的标志。
儒家经典《礼记》里面就给这些人都起了个代号:东边的叫做“夷”,西边的叫做“戎”,南边的叫做“蛮”,北边的叫做“狄”。这些字都是有讲究的。比如东边的“夷”,这个“夷”字在字形上就是一个人背着一张弓,这其实是在说他们以打猎为生。再比如北边的“狄”,这个“狄”字就是反犬旁旁边加一个火字,其实是描述了一个场景:晚上,放牧的人带着牧羊犬守在火堆旁边,防范猛兽来叼走牛羊。这说明北边的“狄”以放牧为生。
周朝人看到了这种文化上的区别,就很自然地把文化作为区分内外的边界。接受中原文化的就叫做“华夏”,不接受中原文化的叫做“夷狄”,这就是所谓的“华夷之分”。
这里所谓的中原文化,也就是周朝的礼乐文化。“礼乐”是西周的周公制定的一套制度:“礼”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礼仪规范,可以具体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乐”就是由政府制定和颁布的音乐和舞蹈,周公相信它们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周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都奉行礼乐文化,是否奉行礼乐文化也因此成为区分“华夏”和“夷狄”的标志。
但这个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夷狄如果接受了华夏的文化,也可以成为华夏的一部分。周朝为了开发今天的山东半岛,就曾经让姜太公去那里建立了齐国,负责同化当地的族群,也就是所谓的“东夷”。到了战国时期,原来的“东夷”就变成了齐国的百姓,也就融入了“华夏”。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当时是很常见的。通过这种文化上的同化,华夏就可以不断地扩大。中国作为一个天下国家的雏形也就诞生了。
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讲的是“天下国家”这个概念的起源,这是和我们的祖先生活的环境相关的。到了周朝,一个 “同心圆”模式诞生了,这就是天下国家的雏形。
第二部分
但这个雏形还并不完善,非常脆弱。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连华夏文化圈内部的各个诸侯国之间也不断爆发战争。这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于“天下国家”的向往。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天下国家的发展历程。
诞生于战国时期的《春秋公羊传》里就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设想,要想建成天下国家,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内其国而外诸夏”,就是华夏文化圈分成了许多国家,各个国家都把其他国家看成是外人,相互提防,这其实就是战国时期的状态;第二个阶段叫做“内诸夏而外夷狄”,就是华夏文化圈已经统一了,成了一家人,但还有一些周边地区的人群不肯接受华夏文化,他们也就是所谓的“夷狄”,相对华夏而言仍然是外人;第三个阶段叫做“天下大小远近若一”,就是普天之下都成了一家人,再没有什么华夏和夷狄之分,彼此之间的界线彻底消除了。
这虽然是儒家的理想,但中国的历史还真的按照这个逻辑走了下去。秦汉时期就是第二个阶段,华夏文化圈获得了统一,但和北方游牧民族仍然保持着距离;隋唐时期就是第三个阶段,东亚大陆上的各个族群都被纳入了天下国家的体系之中。
我们先来看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那就是把华夏地区统一为一个整体。为此秦汉时期进行了一系列建设,这些建设可以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在政治上,经过秦汉两代的努力,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汉把权力直接贯彻到基层,对居民进行管理。根 据一些出土文献的记载,政府掌握了每一个基层社区的人口数字,以及每一家的产业。政府征收人头税,也是由居民社区里的官吏们负责收集。可见,政府通过基层组织,直接介入了所有人民的生活,对人民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在经济制度上,秦汉也追求集中统一。秦始皇统一币制,发行了“秦半两”,西汉时又发行了“五铢钱”。五铢钱重量适中,易于携带,而且币值和信用长期稳定,甚至在汉朝灭亡以后,五铢钱还一直沿用到唐朝建立。
除了货币,秦汉时期也完善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这个交通网在秦朝就已经建立,汉朝时进一步完善。司马迁的《史记》中描述当时中国的道路网,已经是三纵三横,覆盖全国。在这个道路网上,作为国家行政单位的郡县,也是各类商品的集散中心。这使政治和经济相互配合,发挥出强大的凝聚力。
最能反映秦汉帝国集中统一的,就是当时的思想文化。秦朝统一天下以后,就开始着手进行统一思想的工作。秦朝的做法叫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就是禁止民间私自讲学,不许民间私藏医药、种树、占卜以外的书籍,教育活动主要通过官吏传授学徒的途径来完成,传授的内容当然主要就是国家法令了。
但这种做法的效果很不好,因为秦朝的法律只适用于秦国,和原来山东六国的民间风俗是相互违背的。比如秦朝规定实行“连坐法”,要求邻里之间相互监督,如果发现有人犯罪,要向政府主动举报,否则也要被一同问罪。但在原来的山东六国,邻里之间讲的都是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秦朝法律和民间风俗之间的矛盾,成为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了汉朝中期,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把儒家作为统一思想的工具,这既实现了目的,也没有导 致秦朝那样的问题。因为儒家本来不是国家制定出来的,而是扎根于民间风俗文化之中的。比如儒家讲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要友爱,对邻居乡亲们要和睦,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国家宣扬这些道德,和民间的风俗没有什么抵触。国家对儒家的宣扬,也使整个华夏地区慢慢被儒家所同化,人们的思想也就慢慢被儒家所统一了。
我们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主题就是“集中统一”,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建设,把华夏文明区打造成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整体,对外也具有了强大的自卫能力和吸引力。在北方,秦汉王朝防御并最终打败了匈奴。汉朝还打通了通往西域和中亚的丝绸之路,获得了新的物资,改变了中国的文化面貌。在南方,秦汉王朝不断扩大统治的范围,逐渐将东南沿海地区都纳入统治。在山地崎岖,交通不便的云贵地区,秦汉王朝也在群山之中建立了若干据点。华夏文明圈的外围因此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大。
秦汉王朝虽然使华夏文明圈获得了统一,但和理想中的“天下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北方的匈奴是一个重要的威胁,直到东汉时期,中原王朝还和匈奴发生过大规模战争。最后匈奴虽然因为汉朝的压力向西逃走,但鲜卑等民族又趁机崛起,成为新的威胁。所以,在这个时期,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之间的界线是非常明显的,长城就是这道界线的最形象的写照。
到了隋唐时期,这道界线也消失了,唐朝建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天下国家。从东亚的浩瀚海洋到中亚的草原沙漠,各个族群都以大唐为核心,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一员。甚至连那道划分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界线长城,在唐朝也被废弃了。唐朝成为天下国家的巅峰,为什么它能做到这一点呢?
原因在于唐朝做到了三件事:制度无边界,文化无边界,外交无边界。
我们先来看“制度无边界”。所谓制度无边界,是指唐朝融合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的制度。在隋唐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导致不同的制度相互混杂在一起。所以,隋唐统一中国以后,就要从之前这些混乱的制度中选取精华,重新融合。唐朝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别成功。
比如唐朝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叫“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农民们平时种田,农闲的时候就编入一个叫做“军府”的机构接受训练,到了战争时期就上马打仗。府兵制本来是鲜卑人进入中原以后建立的制度,当时建立的初衷其实是种族隔离:鲜卑人负责打仗,汉人负责务农,为了把鲜卑人和汉人分开,就专门设置了军府,把鲜卑人编入军府,担任职业军人,由鲜卑贵族来统率。
唐朝对鲜卑的府兵制做了两点改动:第一,打破种族隔离,无论汉人还是鲜卑人,既可以务农,也可以当兵,于是府兵制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从一种种族隔离的制度,变成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第二,统率府兵的最高司令官从贵族变成了皇帝,只有皇帝才能对府兵进行调动。
这两点改动,本质上是往鲜卑的制度里加入了汉人制度的色彩。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唐朝正是用这种开放的心胸,融合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制度,创造出一套新的制度。这套制度不仅对汉人适用,对少数民族也适用。这就是所谓的“制度无边界”。
我们再来看“文化无边界”。所谓文化无边界,是指唐朝能够主动吸纳外来文化。比如在日常生活上,唐代的服装不同于传统汉服的宽袍大袖,而吸收了胡服的窄袖、收腰等特点。饮食方面,各种带有“胡”字的食品,比如说胡椒,也上了汉人的餐桌。甚至来自印度的数学和医 学、来自中亚的天文学,都被纳入中国的文化系统之内。
更重要的是在思想领域,隋唐时期并没有像汉朝那样,利用儒家思想追求思想上的集中统一,而是对于各种思想和宗教都采取宽容的态度。
比如在这一时期,佛教逐渐本土化,产生了“禅宗”,后来还传播到日本和朝鲜。中亚的摩尼教,还有基督教的一支也就是“景教”,都通过外国商人传入唐朝,这些宗教的共同特点是都相信救世主将会降临并拯救大众,这种理念后来又被中国民众吸收,产生了新的信仰。比如元明两代的“白莲教”,就是这种影响下的结果。
伊斯兰教这时也通过西亚和中亚的商人传入中国,在陕西的关中地区、沿海的泉州、扬州和广州地区,都建造了相当规模的清真寺。总之,唐朝对于宗教信仰采取了极其宽容的态度,这反映了唐代文化宏大的气度。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无边界”。
我们再来看“外交无边界”,这是唐朝最有意思的一点,也就是对外关系上的来者不拒。如果说秦汉时期的长城还可以被视为某种边界,那么唐朝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消灭了边界的“天下”。唐太宗曾被草原上的部族尊为“天可汗”,也就是说,唐太宗既是中国的皇帝,也是草原上部族的大汗,是全天下共同的领袖。
少数民族的领袖都向唐朝表示臣服,这些领袖都有“大都护”、“大都督”之类的称号,有的还被加上了唐朝的官衔。甚至当时日本列岛上掌握最高权力的将军,头上也顶着一个唐朝赐予的“大都督”的头衔。
更有趣的是,唐朝的官僚系统对所有民族都是开放的,甚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上的人也可以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王朝派了一个人叫崔致远,他就在唐朝考中了进士,还当上了县尉。日本派到唐朝 的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也考中了进士,后来做官一直做到左散骑常侍,也就是皇帝的顾问。像唐朝这样,把自己的政权也对外国人开放,允许外国人做官,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就是所谓的“外交无边界”。
正是因为做到了制度无边界、文化无边界、外交无边界,唐朝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下国家”。也就是说,天下体系从秦汉还是发展,在唐朝发展到了最完善的状态。这就是第二部分为你要解读的内容。
第三部分
接下来就进入解读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天下国家是如何衰落的。
唐朝是天下国家体系的巅峰,从此以后,这个体系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以至于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不但不具有天下体系的包容性,反而陷入了封闭和僵化的状态。这背后的原因有两个:
在文化上,明清时期的中国文化失去了开放和包容的气度,转而走向封闭和保守。这种现象起源于宋朝。
在政治上,明清时期皇权过于强大,导致社会陷入僵化,失去了应对变化的弹性,这种现象起源于元朝。
我们先说文化。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一套极其严密的思想体系。它有两个核心观念,一个叫做“天理”,也就是万事万物的终极依据。无论是自然界的四季交替,还是人世间的君臣父子,归根结底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就叫做“天理”。我们今天还在说的“天理良心”、“伤天害理”等等,其实都是程朱理学在语言上的遗留。
另一个观念叫做“道统”。理学家们相信,中国的学问就是汉人的学问,这种学问的核心叫做“道 ”,这个道从上古时期的尧舜开始,代代相传,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就叫做“道统”。“道统”是区分汉人和少数民族的主要标准。
你看,程朱理学的这两个核心观念,刚好反映了它的两个特征。“天理”反映了它的“严密性”。如果把程朱理学比作一张覆盖一切的大网,万事万物都是这张网上的网眼,也就是“目”;“天理”就是提网的网绳,也就是“纲”。纲举目张,整个社会都被“天理”规定好了,你按天理的规定去做就行了,社会也就失去了弹性。
“道统”反映的是程朱理学的“保守性”。儒家学者发明“道统”这个词,是为了强调汉人文化的独特性,用汉人的文化去对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风格从此就从开放恢弘,变为内向保守。
程朱理学是在宋代形成的。宋代并不是一个天下国家,它只是东亚大陆上多国体系中的一员。和宋朝并立的辽、金、西夏等国,都对宋朝虎视眈眈。宋朝在这种压力下,失去了唐朝那样的自信,转而强调汉族文化的特殊性,希望能把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区分开来。于是他们对中国文化重新进行“提纯”,程朱理学就是提纯以后的产物。这意味着中国文化从石墨变成了金刚石,虽然看上去更加纯粹和严密,但也失去了吸收和容纳外来文化的空间。
这种文化上的保守导致了对外关系上的封闭。16世纪以后,明朝开始实行海禁,不再鼓励海外贸易和移民,使中国开始落后于全球化的大潮。明清两朝,中国在对外科技交流上逐渐滞后,对于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也无法像唐朝那样,对其加以吸收和转化,最终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我们再来说政治。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开始向皇权专制的方向发展。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打破了皇权与文官系统之 间的平衡,官僚系统完全成为皇权的附庸和奴仆。明朝还设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关,为皇权服务。宦官当权在汉朝和唐朝都曾经出现过,但只有在明朝,宦官才作为皇帝的代表,拥有了随时随地监视官员的权力。
明朝还设立了“廷杖”制度,大臣们如果在朝堂上惹怒了皇帝,就可能当场受刑,甚至被活活打死。在以前的朝代,皇帝和大臣之间还保持着相互的尊重,但在明朝,官僚系统很难对强大的皇权形成制衡。
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后来又被清朝所继承。清朝以八旗武装力量为政权的基础,本质上是一个靠武力控制维持的政权。
清朝的权力核心,先是内阁,然后是军机处。基本结构都是皇帝自己掌握大权,加上一两位亲王作为帮手,再配合几位大臣,就组成了君主决策的中心。这个中心决定的事情,会直接交给政府各部门去执行,政府部门没有反驳的权力。汉代有廷议制约皇权,唐代有三省制制约皇权,这些制度在清代就完全消失了。
在作者看来,中国陷入皇权专制是因为元朝造成的恶劣影响。元朝是一个征服者建立的王朝,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之分。统治者对于人民,主要采取武力控制的方针。元朝也曾经实行科举制度,但录取的人数相比宋朝大为减少,导致汉人儒生无法承担起社会精英的功能,中国传统王朝中皇权与文官体系之间的相互制衡被打破了。
政治上的专制扼杀了社会的活力。明清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逐渐成为皇权的附庸,不再具有文化上的创造力。甚至中国的艺术,在清代也只能墨守成规,比如清代的绘画几乎都是模仿过去的作品,而缺乏原创性。清朝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和京剧,而这些基本都是社会的边缘人创作的作品,而与士大夫阶层 无缘。一个僵化的社会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之时,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清朝的士大夫面对西方的先进科技,第一反应不是主动学习,而是盲目排斥。能够放下姿态,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只是凤毛麟角。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封闭和落后。
文化上的封闭和政治上的专制,都导致中国失去了天下国家的桂冠,以至于近代中国在面对西方入侵之际,失去了及时反应的能力。在西方的压力之下,天下国家成为了历史。现代中国已经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国家,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国界,国界上也竖立了明确的界碑。而且当我们说到中国文化的时候,也更多关注它的特殊性,而不是普世性。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而不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总结
说到这里,我已经帮助你了解了《说中国》这本书的全貌。最后来总结一下今天的知识要点:
第一, 古代中国是一个“天下国家”,也就是就是一个没有地理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国家。这是由古代中国面临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的,在商周时期就露出了雏形。
第二, 天下国家在秦汉时期获得了发展,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一,在隋唐时期到达了它的巅峰,表现为制度无边界,文化无边界,外交无边界。
第三,天下国家在明清时期走向僵化和保守,主要原因是程朱理学的出现导致文化走向保守,以及元朝的专制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导致社会失去活力。
撰稿:卞恒沁
脑图:摩西
转述: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