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蚀》| 砚尘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美国环境调查记者乔纳森·瓦尔德曼。他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原本是研究环境科学的,这十几年来,主要从事科学、文化、政策方面的写作。 瓦尔德曼注重实地考察和采访对话,因此,他的作品不只是普及科学,也充满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人文情怀。
关于本书
本书把锈蚀称为“人类最漫长的战争”。它提醒我们,锈蚀跟人类并不是实力悬殊的对手。这本书先从锈蚀的灾难性后果讲起,探讨了人类抗锈遇到的困难,以及锈蚀怎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文明,并让我们思考锈蚀在文化上给我们的启发。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锈蚀不单单是我们熟知的化学反应,透过锈蚀这个小小的切入点来看待文明,可能会让你反思工业化以来的人类的价值观。
核心内容
在抗锈这场“人类最漫长的战争”中,人类和锈蚀可以说是势均力敌。站在人类的角度,锈蚀是个大难题,这既是因为锈蚀的顽固,也因为人们主观上不重视它,而且解决锈蚀需要跨部门的合作;站在锈蚀的角度,可以看到它如何影响了人类的历史,比如,锈蚀启发我们发展了电化学、产生了许多新兴行业,新材料和新技术也应运而生。
锈蚀在文化上也带给我们的启发,它让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全面、长远的思考能把问题解决得更好。同时,锈蚀也让我们反思工业化以来的价值观,重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锈蚀》。它说的是咱们非常常见的金属生锈现象,像是水龙头、电灯泡、小刀、易拉罐等等,都会生锈。很多人会觉得,生锈不是什么大事,东西生锈了就买新的啊,还值得写一本书吗?但这本书的作者可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人类最漫长的战争”。你看,他认为人类和锈蚀之间,可是存在战争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对锈蚀的不重视,已经给很多行业,甚至人类自己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就拿汽车来举个例子。汽车的每个金属零部件都会生锈,想想看,如果防锈不到位,那些关键部位生锈了、失灵了,像是燃油泵、刹车线不好使了,那都是人命关天的事。书里统计说,从1972年以来,因为重要零部件生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经召回了好几百万辆车了。
同样的道理,飞机的零部件也会生锈,后果就更严重了。拜锈蚀所赐,美国就有过一架战斗机、一架直升机坠毁,还有一家商用飞机在飞行途中断成了两半。如果事先仔细检查的话,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就是因为我们没把锈蚀当成一个大问题,以为只是一点点锈斑,没想到零件内部已经锈烂了,这才酿成了大祸。
本书的作者乔纳森·瓦尔德曼是一位环境调查记者,他花了九年的时间,跟各行各业的抗锈专家对话。为了更好地解读这本书,我还采访了本书的译者孙亚飞老师。他是“得到”App的课程《化学通识30讲》的主理人。
听过这本书你会发现,锈蚀不单单是个化学问题,人类跟锈蚀的互动是一个有趣的视角,可以通过它看到人类文明的另一面。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和自然就对立了起来 ,人们喊出的口号都是“征服自然”。但锈蚀问题却在提醒我们:大自然像一只无形的手,人类种种“征服自然”的成就,可能都会被它慢慢抚平。自然,从来没被“征服”。
下面,我就通过三个问题来为你详细解读,人类和锈蚀之间的战争是什么样的?
第一个问题是,强大的人类为什么解决不了小小的锈蚀?
第二个问题是,小小的锈蚀是怎么反过来影响人类文明的?
第三个问题是,从这场特殊的战争里,我们能学会些什么?
第一部分
咱们刚才说到,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人类最漫长的战争”,乍一听有点匪夷所思。你看,一般来说,一场战争如果拖了很长时间,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双方应该势均力敌。但照理说,人类的科学进步这么快,早就把发生锈蚀的化学方程式搞明白了。锈蚀呢,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些金属的氧化物。为什么我们不能速战速决搞定它呢?
这主要是因为,在和锈蚀的战争里,根本没有“速战速决”这么一说,锈蚀一直在发生。这里有两个难点,一个是主观上的,一个是技术上的。
主观上的难点在于,锈蚀的后果不一定会马上暴露出来。所以有些产品设计者觉得,只要东西现在好用,将来锈不锈不关我的事,我何必多掏钱去防锈呢?我们现在评估一个工程、一个项目也一样,最直观的是成本和工期的数据,而不是使用寿命。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美国国防部的项目经理,现在你要去制造一批军用车辆。你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用便宜的铆钉、廉价的涂料来造这批军用车,这样预算还会有结余,你会名利双收,不过 这些车10年就会锈掉。还有一个选择是,用防锈的铆钉和涂料,这样成本会大幅上升,你要么承受上司的压力,要么自掏腰包,但这么造出来的车可以用40年。你会怎么选?
这只是个简化的例子,现实中的考虑因素要复杂得多。作者就提到,美国国防部的项目经理,的确有过类似的困惑。用便宜材料省下来的钱是确定的,而锈蚀的账到底应该怎么算呢?只能粗略估计一下。书里统计说,因为忽视了锈蚀的影响,美国每年要为锈蚀付出4000亿美元的代价。这其中包括桥梁折断、船只沉没、油管破裂、房屋毁坏等等的费用,远远超过他们为其他自然灾害付出的总和。作者还帮我们换算了一下,拿曾经的北美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换算,这笔钱可以盖500多座西尔斯大厦呢!你看,忽视锈蚀的后果,非常不划算。
不过,就算我们有心解决锈蚀,技术上的难度也很大。锈蚀问题很特殊,要解决它,学科范围覆盖特别广,必须得跨行业、跨部门来解决。比如你觉得谁对锈蚀最有发言权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很多跟锈蚀沾边的专业人士,都不认为自己了解锈蚀。
书里提到说,如果你拿锈蚀问题去请教机械工程师,他会让你去找土木工程师;土木工程师觉得,得找化学工程师;化学工程师说,找材料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可能给你推荐了电气工程师;而电气工程师让你回去找开头的那位机械工程师。瞧瞧,绕了一个圈,还是没解决问题。这可不是段子,美国最大的锈蚀麻烦之一,就跟这有点类似。
在旧金山东北的苏森湾,有很多严重生锈的商船。它们已经破到不值得废物利用了,但也不能直接拖去外海凿沉,因为那会污染环境。所以,人们只能不计成本地想办法把它拖走。但怎么拖走是个大问题。
比方说,船底下附 着了很多贝类,你得请教生物学家,看它们是不是侵略性贝类,转移途中会不会污染水域?你还得问问生态学家和毒理学家,比如船上泄漏的液体有毒吗,对生物有影响吗?然后你还得出动建模人员、测绘专家,讨论转移这个大家伙的具体办法、路线等等。但是这些专家在讨论、制定方案的时候,锈蚀的进度可一刻也没停,没等专家们把问题研究完,船上又脱落了21吨生锈的金属,变成了更大的环境灾难,问题升级了。
你看,小小的锈蚀挑战强大的人类,看起来是不自量力,没想到却是“人类最漫长的战争”。有金属的地方就有锈蚀,而且它一直在发生,只要人类还在使用金属这种材料,那这场战争就不会停止。难道说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人类就一直损兵折将吗?当然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会激发潜力,锈蚀就逼着我们去发展技术,它甚至改写了人类历史。接下来,我就要说说第二个问题,锈蚀具体是怎么影响人类文明的?
第二部分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这本书里有个颠覆性的观点。他说,不是人类驯化了小麦,是“小麦驯化了人类”。人类把“小麦”这种野草栽种到世界各地,为它辛勤劳作。这样,小麦才得以生生不息。你看,站在小麦的视角上看问题,被驯化的就是我们了。那么,如果站在锈蚀的视角上来看人类文明,又会看到什么呢?
我觉得,锈蚀对人类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推进了“电化学”这门新学科的发展。从本质上看,腐蚀就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才生锈了。而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时候会失去电子,这就和电化学有关系了。电化学,听名 字就知道,它包含两个关键词,电流和化学反应。
科学家发现,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电子会发生转移,就产生了电流。拿金属来说,不同的金属化学性质是不一样的,有的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就说它的化学性质更“活泼”。这些更活泼的金属,更容易失去电子。比如锌比铁更活泼,就比铁更容易失去电子。追踪电子迁移的路线,我们就能看到电流了。
利用电化学的原理,人们发明了电池。咱们还拿锌和铁来举例子,失去电子的锌是阳极,得到电子的铁是阴极。在产生电流的同时,阳极持续失去电子,锌慢慢被腐蚀,然后消失。这个时候反应就停止了。这就是锌铁电池内部的原理。反应停止之后,我们就会说电池没电了。
这本来是电池的工作原理,但有个人敏锐地发现,只要换一个角度看这个原理,这就是一种对抗锈蚀的武器。这个人是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那该怎么换角度看这个原理呢?你看,我们说电池没电了,是说作为阳极的锌消失了。但如果我们关注的是阴极的铁,它不就是金属成功抗锈的例子吗?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保护一种金属,就找一种比它更活泼的金属,让它们形成“电池”。牺牲掉阳极更活泼的金属,阴极金属就能得到保护了。这种办法就叫做“阴极保护”。戴维把它用在了海军战舰上。他发现阴极保护效果惊人,仅仅是一粒豌豆大的锌片或者一根小铁钉,就可以保护40到50平方米的铜片。
尝到甜头后,科学家趁热打铁,发展出专门的腐蚀理论,继续钻研新的抗锈方法。腐蚀理论专门研究跟腐蚀有关的化学问题,它跟电化学也关系密切。比如,之前戴维说,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迁移,那通过控制电子迁移,是不是也能反过来控制化学反应?的确如此。要保护一种金属,不需要专门找一个阳极了。只要给它加上一个电压,金属就跟电池的阴极一样,会被保护起来,也就不会发生腐蚀了。
当然,腐蚀理论里涉及到的不光是电化学,我也简单介绍一下另外两种比较简单粗暴的防锈方法。一个是刷涂料,直接隔离氧气和水汽,就像给金属穿上雨衣。另一个方法是涂上抑制剂,它们会提前跟金属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就像给金属涂了防晒霜。
腐蚀理论提高了抗锈技术,它有一个很辉煌的成就,就是保护了美国的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自由女神的骨架是铁做的,外层是铜,它又离海岸线不远,咸咸的海风一吹,照我们前面说的,整个自由女神就像块电池一样。铁比铜活泼,可想而知,铁会很快生锈。当然,设计师当初也想到了不能让铜和铁接触,他们采用了当时的最先进的技术,但那也不过是用绝缘的石棉夹在铜和铁当中,这不管用。更糟糕的是,后来人们还在雕像内部刷了几道涂料。涂料把水分锁在了铜和铁当中,加速了“电池”的反应,结果就是:在铜像的某些位置,铁骨架都锈没了,全靠涂料撑着。
等人们终于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是一百年后了。人们重新修复自由女神,再用的技术就靠谱多了,而且连上了三层保险。第一层保险,为了防止两种金属再变成电池,雕像里装了除湿设备,还用了一种特殊的胶带隔离了铜和铁。第二层保险,把每一根新的铁骨架都涂上抑制剂。还有第三层保险,用含有金属锌的涂料做了保护。这些都是腐蚀理论的研究成果。
当然,锈蚀不止推进了学科内的理论的进步,还影响了我们的社会。为了对抗锈蚀,我们还发展出了新行业,很多人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易拉罐学校”,它是专门研究易拉罐安全性的。保证易拉罐的安全,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他们要根据不同饮料的腐蚀性,确定易拉罐材料;要研究包装材料的“味道”,它可不能给饮料添上哪怕一点点的金属味或塑料味;还要计算出一个易拉罐能装多少饮料,想让易拉罐更安全,得精确到0.1盎司。一步步繁琐却不起眼的研究,都是人们抗锈战的缩影。
但作者之所以花了很多篇幅写易拉罐学校,还因为它藏着许多秘密,就像黑暗料理店的脏乱后厨,企业不想被消费者知道。比如有个秘密是,易拉罐里面装的液体就像“电池酸液”,会把金属罐腐蚀掉。一罐可乐三天就能腐蚀掉铝罐,听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有点胃疼?不过实际上,罐子没有被腐蚀,易拉罐学校会根据饮料的特点,做出安全的罐子。阻止锈蚀的主要方法,是在罐子里层涂上环氧树脂涂层,这样液体就不会直接碰到铝罐了,电池反应就不会发生。那你可能会想,易拉罐的涂层安全吗?作者了解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厂商用到的涂层含有一种物质叫双酚A,它会干扰人的内分泌。虽然溶解到饮料里的涂层是微量的,但它的安全性还是有争议。
作者还发现了很多新职业,听名字就跟锈蚀相关,像是防锈长官、腐蚀工程师、锈蚀商品专卖店店长、锈蚀摄影师等等。比方说,美国的五角大楼里有个防锈长官。在他上任之前,国防部没有专人负责锈蚀问题。这也不怪他们,我们前面说过,锈蚀问题经常要跨学科,很难找到专家。所以在之前,锈蚀问题会被拆散在四个部门。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根本没人关心锈蚀的后果。而实际上,军队每年要在这块损失210亿美元,难怪有人说,美国海军的最大克星不是哪个国家,而是锈蚀。
但现在,不仅五角大楼里有了专门的防锈长 官,美国甚至还出现了一个金饭碗行业:腐蚀工程师,他们专门研究怎么才能预防各种东西被腐蚀,是处理这个问题的专家。腐蚀工程师的平均年薪高达十万美元,但他们的学历普遍不高。因为在这一行,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不过,有人可能会说,我在日常生活中,也麻烦不到锈蚀专家。你说对了,但这还得感谢抗锈材料。你可能马上会想到,抗锈材料,那一定就是不锈钢了。跟会生锈的金属比起来,不锈钢制品看上去顺眼多了。但你可能不知道,在20世纪初,许多人先后发明出了不锈钢,却发现没有商机。因为人们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不会生锈的铁。于是那些自称发明了不锈钢的人,都找不到投资者。
这种情况下,坚持的人笑到了最后。其中一位发明者哈里·布里尔利,虽然不断碰壁,但他相信,不锈钢是做餐具的绝好材料,一定会有商业前途。抓住这个切入点,他就紧盯着餐具公司去游说。当然后来,他还给不锈钢找到了其他用途:轴承、活塞、阀门等等,都大获成功。一个世纪后的我们,仍然喜欢不锈钢制品。
你看,我们连不锈钢都发明出来了,是不是意味着在这场战争里,我们大获全胜了呢?不是的。不锈钢叫这个名字,只是说它相对其他金属来看,耐腐蚀性更好一些,并不说它不会生锈。在那些特别容易发生锈蚀的地方,即便层层保护,我们还是不能高枕无忧。那该怎么办?极端的困难是发展新技术的推力,锈蚀也推进了人类技术的发展。
比如说,阿拉斯加的石油管道。管道连接了两个海湾,中间要穿过三座山脉。这对管道材料的要求非常苛刻,管道很长,周围的地质活动频繁,不断有外力挤压管道。管道还要穿过冻土层,肯定会有水汽。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管道的锈蚀风 险比海边的自由女神像得高出十倍。考虑到这点,设计师三管齐下:刷涂料、阳极保护加阴极保护。但这样还是不够,肯定还得经常检查,及时修理。
那难题来了,地下的管道怎么去检查呢?人们发明了一种迷你机器人,起名叫“智慧猪”。它钻进管道里,可以一面探测管道的情况,一面把数据记录下来。说它们“智慧”不是虚的,不同种类的智慧猪有不同的探测重点:有的检查管道壁的厚度,有的发现管道上的凹陷,有的找到管道上的泄露点等等。这样,人们就能判断出最可能发生锈蚀的地方,有重点地去修理。书里统计说,在智慧猪投入使用的头三十年,人们消除了三百多次潜在威胁,容易锈蚀的阿拉斯加石油管道没有输给锈蚀,从未因此发生泄漏事故。
总结一下这个部分。虽然锈蚀让我们头疼不已,但正像哲学家尼采说的,那些不能杀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人类也在跟锈蚀的战争中不断壮大自己。为了对抗锈蚀,我们有了新的学科,还产生了不少跟锈蚀有关的新行业,刺激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诞生。你看,站在锈蚀的角度,它可不只是个化学现象这么简单。接下来,我还要说说,在文化上,锈蚀还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第三部分
虽然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许多对抗锈蚀的方法,但结果是好是坏,取决于人,而不是科学或技术本身。与锈蚀互动的过程,让我们反思人类的行为,也许可以说,锈蚀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20世纪下半叶几个重要议题:杀虫剂、抗生素、温室效应。它帮助我们改变了思考问题的角度。
比如说,很多人会觉得,发 现问题就直接解决是最好的。但锈蚀的故事告诉我们,别忙着解决问题,先看看它和其他因素的关联才好。举个例子,冬天下过雪之后,地上的积雪会冻成冰,走路、开车都会打滑。为了快点融化积雪,我们会喷洒融雪盐,它们很便宜,看起来是很棒的解决方式。
但美国的腐蚀工程师却发现,融雪盐里的氯会加速桥梁的锈蚀,而桥梁维修起来要比铲除积雪贵多了。要是把它用在机场跑道上,渗透到飞机里,维修成本更是天文数字了。你看,万事万物都有关联,锈蚀提醒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孤立来看。
我读书读到这里的时候,想到了另一本书,是环境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她在书里提到说,人们为了杀掉农田里的害虫而用杀虫剂,却发现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导致自然界里的其他生物也被毒死。你看,这体现的也是万物之间的关联。
那考虑各种因素的关联之后,该怎么选择解决方法呢?你看我们前面说了好几种防锈的办法,哪种最好呢?你可能会觉得,解决的同样是锈蚀问题,应该有最优方案吧?其实不是这样的,具体用哪种办法好,见仁见智。特别是,有些事当下不能见分晓,得经过时间的考验,我们不能想当然。在防锈问题上,曾经有涂料党和镀锌党之争,也不是立刻能见分晓的,我们也得看得远些。
许多人贪图便宜,毫不犹豫地选择刷涂料防锈,过了几年才发现,涂料很容易剥落,要是在室外风吹雨打,就更要频繁地补涂了。相反,看上去很贵的镀锌,可以保持很长时间,折合下来并不贵。美国人做过一个实验: 1970年,卡斯尔顿大桥建成。当时,大桥南向行驶的一侧刷了涂料防锈,北向行驶的一侧采用了镀锌钢。过了40多年,刷涂料那一侧已经重新喷涂过两次,花费比大桥的建设费用还高。而镀锌层一点问题也没有,专家甚至觉得还能再用60年。你看,还真不能只顾眼前的价格高低。
本书的译者孙亚飞老师,也跟我分享了一个锈蚀帮他转换思考角度的地方。美国的五大湖地区,曾经是辉煌的工业基地,人们为了自身的发展,在这里大兴土木,大炼钢铁。在很多人看来,这里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但孙老师提到,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里,他对书里提到的一位叫苏克的女摄影师印象非常深。
这位叫苏克的女摄影师都做了什么呢?她专门拍锈蚀的照片。五大湖地区的这片工业基地,如今已经是个锈迹斑斑的废墟。这当中还有曾经的世界第二大钢铁厂,伯利恒钢铁厂。它曾经非常辉煌,但现在只能惹周围的居民讨厌。因为钢铁厂的锈蚀已经开始污染周边的环境了,居民在窗外晾衣服都会落满锈。但苏克却特地搬到钢铁厂附近,在九年的时间里,先后进入这座破败的城堡好几百次。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苏克在不经意间记录了这座钢铁厂被废弃之后的变迁。孙老师说,对于这座钢铁厂来说,锈蚀已经是治愈不了的绝症了,我们也能想象,那些曾经的高炉和钢平台,再也支撑不了自己的重量而倒塌,最终被夷为平地,重新和自然化为一体。我们曾经以为自己征服了自然,结果一切最后还是回归自然。这让这座钢铁厂在荒凉之外还多了一分震撼。顺便说一句,《锈蚀》本书英文版的封面,用的就是苏克的摄影作品。
结语
说到这儿,本期音频的内容就说得差不多了。下面来总结一下本期音频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看似简单的锈蚀并不容易处理,这既是因为锈蚀的顽固,也因为人们主观上不重视它,而且解决锈蚀需要跨部门的合作,这些因素使得抗锈变成了“人类最漫长的战争”。
其次,我们说到,锈蚀不是被动地等着我们解决它,站在锈蚀的角度,可以看到它如何影响了人类的历史,比如,锈蚀启发我们发展了电化学、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新材料和新技术也应运而生。
最后,我们讨论了锈蚀在文化上带给我们的启发。它让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全面、长远的思考能把问题解决得更好。同时,锈蚀也让我们反思工业化以来的价值观。很多人会觉得,辉煌的钢铁厂是我们征服自然的缩影,但他们没意识到,这也是我们和自然冲突的战场。成为废墟的钢铁厂仿佛在跟我们说,在这里,人类从来没赢过。
科学顾问:孙亚飞
撰稿:砚尘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转述:徐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