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5-25-Hash索引的底层原理是什么?

我们上节课讲解了B+树的原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下Hash的原理和使用。Hash本身是一个函数,又被称为散列函数,它可以帮助我们大幅提升检索数据的效率。打个比方,Hash就好像一个智能前台,你只要告诉它想要查找的人的姓名,它就会告诉你那个人坐在哪个位置,只需要一次交互就可以完成查找,效率非常高。大名鼎鼎的MD5就是Hash函数的一种。

Hash算法是通过某种确定性的算法(比如MD5、SHA1、SHA2、SHA3)将输入转变为输出。相同的输入永远可以得到相同的输出,假设输入内容有微小偏差,在输出中通常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你想要验证两个文件是否相同,那么你不需要把两份文件直接拿来比对,只需要让对方把Hash函数计算得到的结果告诉你即可,然后在本地同样对文件进行Hash函数的运算,最后通过比较这两个Hash函数的结果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这两个文件是否相同。

Hash可以高效地帮我们完成验证的工作,它在数据库中有广泛的应用。今天的课程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 动手写程序统计一下Hash检索的效率。
  2. 了解MySQL中的Hash索引,理解使用它的优点和不足。
  3. Hash索引和B+树索引的区别以及使用场景。

动手统计Hash检索效率

我们知道Python的数据结构中有数组和字典两种,其中数组检索数据类似于全表扫描,需要对整个数组的内容进行检索;而字典是由Hash表实现的,存储的是key-value值,对于数据检索来说效率非常快。

对于Hash的检索效率,我们来个更直观的认知。下面我们分别看一下采用数组检索数据和采用字典(Hash)检索数据的效率到底有怎样的差别。

实验1:在数组中添加10000个元素,然后分别对这10000个元素进行检索,最后统计检索的时间。

代码如下:

import time
# 插入数据
result = []
for i in range(10000):
result.append(i)
# 检索数据
time_start=time.time()
for i in range(10000):
temp = result.index(i)
time_end=time.time()
print('检索时间', time_end-time_start)

运行结果:

检索时间为1.2436728477478027秒

实验2:采用Hash表的形式存储数据,即在Python中采用字典方式添加10000个元素,然后检索这10000个数据,最后再统计一下时间。代码如下:

import time
# 插入数据
result = {}
for i in range(1000000):
result[i] = i
# 检索数据
time_start=time.time()
for i in range(10000):
temp = result[i]
time_end=time.time()
print('检索时间:',time_end-time_start)

运行结果:

检索时间为0.0019941329956054688秒。

你能看到Hash方式检索差不多用了2毫秒的时间,检索效率提升得非常明显。这是因为Hash只需要一步就可以找到对应的取值,算法复杂度为O(1),而数组检索数据的算法复杂度为O(n)。

MySQL中的Hash索引

采用Hash进行检索效率非常高,基本上一次检索就可以找到数据,而B+树需要自顶向下依次查找,多次访问节点才能找到数据,中间需要多次I/O操作,从效率来说Hash比B+树更快。

我们来看下Hash索引的示意图:

- 键值key通过Hash映射找到桶bucket。在这里桶(bucket)指的是一个能存储一条或多条记录的存储单位。一个桶的结构包含了一个内存指针数组,桶中的每行数据都会指向下一行,形成链表结构,当遇到Hash冲突时,会在桶中进行键值的查找。

那么什么是Hash冲突呢?

如果桶的空间小于输入的空间,不同的输入可能会映射到同一个桶中,这时就会产生Hash冲突,如果Hash冲突的量很大,就会影响读取的性能。

通常Hash值的字节数比较少,简单的4个字节就够了。在Hash值相同的情况下,就会进一步比较桶(Bucket)中的键值,从而找到最终的数据行。

Hash值的字节数多的话可以是16位、32位等,比如采用MD5函数就可以得到一个16位或者32位的数值,32位的MD5已经足够安全,重复率非常低。

我们模拟一下Hash索引。关键字如下所示,每个字母的内部编码为字母的序号,比如A为01,Y为25。我们统计内部编码平方的第8-11位(从前向后)作为Hash值:

Hash索引与B+树索引的区别

我们之前讲到过B+树索引的结构,Hash索引结构和B+树的不同,因此在索引使用上也会有差别。

  1. Hash索引不能进行范围查询,而B+树可以。这是因为Hash索引指向的数据是无序的,而B+树的叶子节点是个有序的链表。
  2. Hash索引不支持联合索引的最左侧原则(即联合索引的部分索引无法使用),而B+树可以。对于联合索引来说,Hash索引在计算 Hash 值的时候是将索引键合并后再一起计算 Hash 值,所以不会针对每个索引单独计算Hash值。因此如果用到联合索引的一个或者几个索引时,联合索引无法被利用。
  3. Hash索引不支持ORDER BY排序,因为Hash索引指向的数据是无序的,因此无法起到排序优化的作用,而B+树索引数据是有序的,可以起到对该字段ORDER BY排序优化的作用。同理,我们也无法用Hash索引进行模糊查询,而B+树使用LIKE进行模糊查询的时候,LIKE后面前模糊查询(比如%开头)的话就可以起到优化作用。

对于等值查询来说,通常Hash索引的效率更高,不过也存在一种情况,就是索引列的重复值如果很多,效率就会降低。这是因为遇到Hash冲突时,需要遍历桶中的行指针来进行比较,找到查询的关键字,非常耗时。所以,Hash索引通常不会用到重复值多的列上,比如列为性别、年龄的情况等。

总结

我今天讲了Hash索引的底层原理,你能看到Hash索引存在着很多限制,相比之下在数据库中B+树索引的使用面会更广,不过也有一些场景采用Hash索引效率更高,比如在键值型(Key-Value)数据库中,Redis存储的核心就是Hash表。

另外MySQL中的Memory存储引擎支持Hash存储,如果我们需要用到查询的临时表时,就可以选择Memory存储引擎,把某个字段设置为Hash索引,比如字符串类型的字段,进行Hash计算之后长度可以缩短到几个字节。当字段的重复度低,而且经常需要进行等值查询的时候,采用Hash索引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还有个“自适应Hash索引”的功能,就是当某个索引值使用非常频繁的时候,它会在B+树索引的基础上再创建一个Hash索引,这样让B+树也具备了Hash索引的优点。

-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留两道思考题吧。查找某个固定值时Hash索引比B+树更快,为什么MySQL还要采用B+树的存储索引呢?另外,当两个关键字的Hash值相同时会发生什么?

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思考,我会和你一起交流,也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起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