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6-17-如何合理地制订计划?

学习是有方法的,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

大家好,我是冷冷。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合理地制订计划。

01

有一个用于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同样适用于制订计划。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可拆分为以下五点:

1.1 计划应该是具体的,包括任务内容,以及时间、频率的具体。

错误的计划示范:今年我要多读书、多运动、学好英语。这种计划只有宏观方向,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到怎样,都并不清晰,非常不利于执行。

那么,怎样才是具体的计划?

今年我要多读书,每天保证1小时的读书时间;今年我要多运动,每隔一天,跑5km;今年我要学好英语,每周跟人进行3小时的口语练习。

只有足够具体的计划,才有被执行的可能性。

1.2 计划应该是可衡量的。

可衡量是指,你所制订的计划,要有一些可以数据化的标准。

打几颗栗子,你安排自己每天背多少个单词、看几页书、写多少字,都是可以衡量的。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你需要很清楚自己的进度:进度良好会形成好的激励;进度缓慢可以调整方法。

但是,计划“可衡量”,在另一方面,会让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因为进度没达到自己的预期,而感到焦虑。

请大家记住,“可衡量”不是为了束缚住自己,而是为了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对自己做某件事的速度和效率,有直观的了解,方便对做事的方法进行优化。

1.3 计划应该是可达到的。

那些过于宏伟、不切实际的计划,会让人觉得焦虑。在开始做之前,容易因为畏惧而拖延;而完不成的时侯,挫败感会很强烈,进而影响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

量力而行,制订可达到的计划,并且不断完成,由此带来的正反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甚至在完成之后,你还会主动多做一些事情。

1.4 计划和你的大目标要有一定的相关性。

切忌用不那么相关的任务去填满时间,制造努力的表象。

1.5 计划应该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毕竟截止期限(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没有时间约束的计划,你大概率很难会积极执行。

02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怎样制订计划,可以让自己有更强的执行力。

很多人在面对要完成的目标时,都会去计算还有多少时间。高三的孩子会在黑板上面写,高考倒计时120天;考研的朋友会在手机App上,设置目标日;要考四六级的同学,心中暗暗合计,30天后的今天,就要上考场了。

从小到大,我们活在一个又一个目标日的倒计时中,幻想着自己能在某一天完美开始,然后不懈地坚持多少天。在这样的拖延和敷衍中,捱到了最后一天,循环往复,始终都没有按照自己所预想的去努力过。

“倒数日”的思维,制订的是系统的长期的计划,它有繁琐的条条框框,比如要求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每天背多少单词,每天学习多少小时,如此种种,坚持多少天。那些规则,会让我们觉得特别沉重,并且遥遥无期,以至于特别抗拒,不愿开始。因为,它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感。

而根据杰克·布雷姆的对抗理论,当我们的自由感受到威胁时,我们会努力去恢复它。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在“倒数日”的设定中,我们总是无法开始。

也有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开始了。而一旦其中某个小任务没能完成,所破坏的,是我们对整个计划的信心。比如,你坚持了3天,却在第4天状态不佳,你想的肯定是“失败了,我不得不从头再来”,“那我从倒计时90天再开始吧”。

03

那么,如何解决呢?

先分享一段经历。我初中的时候,有几乎整整半年的时间,都做到了早起复习前一天新学的单词和课文;每个周末的上午,都有学习5或6小时……但我根本从未下过这一类的决心,比如:我要从某一天起彻底改变,我要自此开始努力,坚持整整180天。

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只规划今天。明天要干啥,明天再说。我从来没去制订过一个长远的计划。

打颗栗子,我每天早上都会5点甚至4点起床复习功课。但促使我完成这一任务的,并不是“我这学期每天都要5点起床学习”的念头,而是晚上睡觉前,我想着:噢…今天学了不少新知识,明天早起复习一下吧。几点起呢?5点吧。

至于后天要怎么做,后天还要不要早起复习,我明天晚上再决定就好。

我有懈怠的时候吗?有。

我记得很清楚,初中的很多个早上,我困得不行,看了一两分钟的书,又睡过去了。还有好些次周末,本来在前一天晚上,我计划得好好的,要从6点学习到12点,但没经受住诱惑,打开了电视,很快蹉跎了一上午。

没能执行计划的时候,我也会自责,会懊悔。但是,第二天,我很容易就能回归积极勤奋的状态。

因为,我以天为单位来做计划,无论今天表现如何,都完全不影响明天。我可以在新的一天,重整旗鼓。如果明天表现依然不好,后天我继续努力也便是了。

如我前文所说,如果制订的是长期计划,中途表现不好,可能会引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按照我这种思路去制订以及执行计划,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个问题。

04

大家可能会疑惑,不制订长远计划怎么行?

是这样的,只是不让你制订那种“接下来100天每天我都要怎样”的计划,但实际上,今天要做什么,是根据今天的实际情况,以及长远的总任务量,共同决定的。只是,我们耍了个小聪明,可以减少很多心理负担。

长远计划只要清楚大致方向和内容就好了,完全不必很详细。

如果你今天充分利用时间,完成了一些任务,那么等到第二天,就可以在前一天的基础上,进一步灵活制订计划,甚至做出优化。

因为压根不需要考虑今天之后是不是还要努力,也便没了压力感。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由感,是有保证的。

再打颗栗子帮助理解,之前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早上写1000字”,其实我经常觉得挺难受的,而且会有做不到的时候。

自从发现这个新的角度,我便只去思考今天的写作任务,而不去衡量“我从哪天开始的”“我坚持了多少天”,也不去考虑“我以后还要坚持多少天”。但我最近每天都有非常轻松地早起写作1000字。跟从前相比,无论是效率还是执行力,又或者心情,都好太多太多了。这个思路,我也用在了其它所有的事情上,效果真的不要太棒。

也建议大家,从“我要从某天起开始怎样怎样”“我要努力多久”的“倒数日”思维中,挣脱出来,只去想“今天要做什么”,并且尽力完成。

你也会变好的。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啥?语文课代表冷冷的例行总结来了:

1、按照SMART原则制订计划,计划应该是具体的,包括任务内容、时间、频率的具体,要认真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到怎样。只有足够具体的计划,才有被执行的可能性。

计划应该是可衡量的,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你需要很清楚自己的进度。让“计划”可衡量,不是为了束缚住自己,而是为了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

计划应该是可达到的,不切实际的计划,只会带来挫败感。

计划应该是与大目标有相关性的,不要用无谓的任务去填满时间,制造努力的表象。

计划应该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没有时间约束的计划,大概率很难去积极执行。

2、制订计划时,应该摆脱“倒数日”思维。

从小到大,我们活在一个又一个目标日的倒计时中,幻想着自己能在某一天完美开始,然后不懈地坚持多少天。在这样的拖延和敷衍中,捱到了最后一天,循环往复,始终都没有按照自己所预想的去努力过。

“倒数日”的思维,制订的是系统的长期的计划,它有繁琐的条条框框,比如要求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每天学习多少小时,如此种种,坚持多少天。

那些规则,会让我们觉得特别沉重,并且遥遥无期,以至于特别抗拒,不愿开始。因为,它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感。

3、改变的方法是:只去制订今天的计划,明天要干啥,明天再说。

无论今天表现如何,都完全不影响明天。你可以在新的一天,重整旗鼓。

长远计划只要清楚大致方向和内容就好了,完全不必很详细。如果你今天充分利用时间,完成了一些任务,那么等到第二天,就可以在前一天的基础上,进一步灵活制订计划,甚至做出优化。

因为压根不需要考虑今天之后是不是还要努力,也便没了压力感。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由感,是有保证的。

重要的是改变思路,从“我要从某天起开始怎样怎样”“我要努力多久”的“倒数日”思维中,挣脱出来,只去想“今天要做什么”,并且尽力完成。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冷冷,祝你今天吃饱,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