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7-18-如何保证百分百完成你制订的计划

学习是有方法的,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

大家好,我是冷冷。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在执行计划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01

我们在执行计划时,做的最不切实际的假设就是:以为自己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

我们“规定”自己在2小时内看完某本书。我们“希望”自己在周末这两天,写完一篇10000字的论文。

发现没有?我们总是期望事情按照自己所想象的发展,按照理想的速度做完。但是,很少去考虑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如果比自己预想得慢,就会心生沮丧,甚至气急败坏。

挺有意思…冷静下来想一想,事情怎么可能按照我们所期待的速度和效果完成呢?除非这个事情,和工业流水线一样,每一个步骤都是精确的、可复制的。同时还要确保,我们自身的精力状态、注意力资源等等,都是稳定不变的。

怎么可能呢?我们,和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充满变数的存在。

事情该花多少时间,就应该花多少时间。而不应该是,我想让它花多少时间,它就只能花多少时间。这么一个简单的常识,却是我们在制订以及执行计划时,从来不会想起的。

比如我写文章,我总希望自己能在1小时内完成初稿。我每码一会儿字,就检查一下文档下方的字数和电脑上的时间,看看速度有没有达到期望。

如果发现写得慢,或者写到某一段觉得有受阻的感觉,我通常的做法是,急急忙忙往下推进,先不去管逻辑是否严密、用词是否精准,而只是想,先完成初稿再说,反正之后还需要改,还需要仔细检查几遍。

但这常常导致一件事,因为第一遍写得不够耐心细致,我在改初稿的时候,需要修改不少字句,调整若干段落的顺序。也就是说,工作量增加了。

看书的时候也是一样,我预先给自己设置了一个规则,比如半小时后必须读到100页。于是我总是匆匆浏览,并且不时地看时间和页数,阅读的效率并不高,因为不专注。

我意识到这样真的不行。该花的时间,一点都不能少。该慢下来仔细琢磨的句子,还是得去琢磨;该认真逐字逐句弄懂的书,还是得耐心去读。

我们最根本的目的,其实真不是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量,而只是:把这一段话写好;把这两页书读懂。

计划,是工具,是手段,是为我们服务的,保证我们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做。而我们,常常把计划以及执行计划,错当成了目的本身。

任何人制订的任何计划,都一定不可能严丝合缝地执行。每件任务,都有它不确定的因素,都只能在过程中,由我们与它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推进的速度。

不必为此烦躁。哪怕是发车和到站时间都很明确的火车,以既定的速度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也还是会有晚点或者提前到达的情形。我们又何必对自己有不合理的要求呢?

02

但是,即使想明白了这些,我们或多或少也还是会因为没有及时完成任务而感到沮丧。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执行计划的时候,不会因为进度而感到焦虑,做到专注和高效呢?

这需要先从如何制订计划说起。我们习惯的做法是,把计划制订得特别具体和细致,就像是课程表,时间和内容都是固定的,井井有条。

现在你是不是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了?

从一开始,我们的方向就错了。这样制订计划,需要考虑特别多的因素,比如任务内容、时间、排序等等。在规划的阶段,会令人非常纠结;在执行的阶段,必然会遇到前文所讲的问题,也就是,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做事情的时候难以全神贯注。

我们需要做的,是从源头解决问题。我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把你今天要做的事情,都写出具体的条目,列在一个清单里。只要写下来就好,不用排优先级,也不用给它们固定具体的时间。

写下来是为了清空你的大脑,大脑是用来处理任务的,而不是用来记忆任务以及担忧任务的。

第二步,可以大致排一下顺序,哪几件事比较紧急,需要先做;哪几件事即使今天不做,也没关系,可以放在最后。

第三步,从你所列的任务清单中,选一个眼下最为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开始执行,并且记录开始的时间。比如:

10:00—— :

写一篇文章

然后开始专心码字,不必去想之后要做什么,因为你已经都写在清单里了,不会忘记;也不必去想在哪个时间点结束,只要专心去写就好了。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目标,比如写1000字就停下来,那就按你所想的去做。不用去管时间和速度,尽管去写,等到写满1000字,记录一下结束时间,假设你花了40分钟,那就是:

10:00——10:40:

写一篇文章到1000字

当你完成一项任务,如果还有精力,可以从清单上剩余的条目中,挑选较为重要且紧急的,立刻开始下一项任务,示例:

10:40—— :

看书50页

全神贯注看完后,记录结束时间,示例:

10:40——11:40:

看书50页

如果你已经持续学习或者工作了一段时间,可以适当休息,之后再按照相同的思路,去继续完成其他任务。

大家可以看到,我秉持的理念是:

不用预先制订特别周密的计划,要求自己必须在某个时间段里完成某个任务,而是大致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情,并且理清大致的顺序,然后直接开始做,一件接一件,专注完成。

这样我们不需要去担忧进度,不会被计划束缚住,能够安心完成当前的任务。当我们不再用快或者慢、好或者坏的标准来框住自己,反而做得更快更好了,心情也更放松了。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记录每件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呢?一则,这有助于我们逐渐了解自己,清楚完成某一项任务,到底需要多少时间;二则,把自己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如实记录下来,是一种正向的反馈;三则,这可以让我们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变得更加愿意珍惜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克服拖延症、提高执行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你可以在一天结束,或者一周结束的时候,对记录进行复盘,了解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弄明白哪些事情没必要做,哪些事情需要增加投入的时间。不用分析得特别细致,清楚整体情况以及改变的大方向,就可以了。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啥?语文课代表冷冷的例行总结来了:

1、我们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总是期望事情按照自己所想象的发展,按照理想的速度做完。但我们,和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充满变数的存在。事情该花多少时间,就应该花多少时间。而不应该是,我想让它花多少时间,它就只能花多少时间。

2、计划,是工具,是手段,是为我们服务的,保证我们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做。而我们,常常把计划以及执行计划,错当成了目的本身。

任何人制订的任何计划,都一定不可能严丝合缝地执行。每件任务,都有它不确定的因素,都只能在过程中,由我们与它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推进的速度。

3、如果你想做到专注高效地完成任务,不用预先制订特别周密的计划,要求自己必须在某个时间段里完成某个任务。而是大致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情,并且理清大致的顺序,然后直接开始做,一件接一件,专注完成,记录它们实际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这样就足够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冷冷,祝你今天吃饱,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