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0-11-如何快速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以及快速学会新技能?

学习是有方法的,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

大家好,我是冷冷。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快速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以及如何快速学会新技能。

01

假设现在是3月初,而毕业论文的截止时间是6月初,那么一般来说,你的论文,不到5月底是不可能完成的,甚至很可能,5月初你才开始写。

假使你是很勤奋的人,这三个月你也没闲着,但大多数时间,可能都在搜集资料、寻找论据,思索各种可能的写作方向、逻辑框架,如此种种。等到最后开始写的时候,会发现大多数时间,都在做无用功。

如果有足够充分的时间,你很难会提高效率。但如果限定,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去完成论文,除非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获得实验数据,一般来说,你的论文,并不会比花三个月写得差。

当被限定了相对少的时间,你会主动思考更高效的方法,而非纠缠于细枝末节,用努力的幻象自欺欺人。

时间管理领域有个“帕金森法则”:工作会不断膨胀,直到填满截止日期前的全部时间。可以认为,同样的一件任务,本来你花一星期就可以完成,但如果给你两星期甚至一个月,你会发现,诶,竟然也真的花了这么多时间。

既然工作会不断膨胀,直到填满截止日期前的全部时间,那么,当你有一个需要24小时后完成的任务时,可以去思考,如果用2小时的时间完成它,你要怎么拆解任务?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先完成80%的工作?

先去抓核心、抓重点,先去完成,之后再去考虑完美。这是高效完成任务的重要诀窍。

我们来打颗栗子,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该怎么做。

还是以写论文为例,如前文所说,如果你无休无止地去做准备工作,最后会发现,很多素材只是表述不同,重复率极高。

你可以限定自己只用2小时的时间阅读书籍、收集资料,写下关于这个论题的零碎的思考片段。尽可能在这2小时内,想着如何才能收集到最核心的材料,思考出最核心的观点。2小时之后,立刻停止,投入到休息之中,而后开始写。

准备工作并不需要,也并不可能在做之前全部完成,因为,在做的过程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才会逐渐清晰,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我有一个观点:要允许自己写出来垃圾,否则连垃圾都写不出来。

几乎没有人绕得过“写出垃圾”这条路,写文章是一个先完成再完美的过程,改比写更重要。不用先试图完善细节,细节是在改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我说的是写文章,但我说的,也是做其它任何一件事情。要允许自己做出来垃圾,否则连垃圾都做不出来。

02

再进一步,我们聊一聊另一种“工作膨胀”的现象:在接触全新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追求掌握全面的信息。

打两颗栗子:

你想开始写作,于是会去搜集这个主题的相关书籍,以及市面上的知识付费课程,去看书,去上课。你会觉得,在理解写作的理论之前,在把方法掌握得滚瓜烂熟之前,你是不能开始写作的。如果下笔的时候,你觉得很是艰难,会习惯于把问题归结为方法论的不完善和不系统。

你想学会配乐,会去B站看很多这方面的科普视频,根据播放量、UP主的关注数等等,来判断谁讲得更权威更有用,你记下他们讲的每一个要点,收藏他们分享的每一个网站。

你总想把每一个问题,都想清楚弄明白之后,再真正开始做,并且相信到时一定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这个过程总是让你很痛苦,不断受挫带来的沮丧感,几乎摧垮了你,没坚持多久,就想要放弃:怎么会有那么多要学的诀窍啊?到底哪一个更好用啊?方法的学习和对信息的搜集,好像是无止境的。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该如何解决呢?其实很简单,重要的是你要立刻开始输出。

刚学会一个写作的要点,你就可以试着写100字。不用求全,其它的诀窍和要点你还没掌握,写出来的东西可能生涩、不成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写出来。

你需要让自己立刻看到成果,看到自己学会了一点东西,做了一些事情。这时候你就不能再说你不会写作了,你的潜意识已经从“不会写作”,跨升到“需要写得更好”“可以写得更好”,你的注意力所关注的点,你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义,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果一直埋头学习技巧和方法,你会一直处于负面的状态:“这个我也不会”“那个我也不会”“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立刻开始做,这个行为本身,才会让你真正觉得有进展,进入舒服和放松的状态。你需要积累成就感,积累正反馈,积累可以让你继续下去的能量,然后才有动力去推进新的探索。

03

我刚开始学习剪辑视频的时候,搜了一大堆知乎上的高赞答案,逐篇阅读、做笔记,搞了好几天。我还去对比哪个剪辑软件更好用,更适合我,这个问题也纠结了蛮久。我想把视频软件中每一个按钮的功能弄清楚,想把每一种或简单或复杂的技巧搞明白,然后我才觉得自己可以了,能够开始剪辑一个视频了。

但是,整个过程真的很烦躁,而且我的直观感受是:我没有学会任何东西;这些真的太难了;我还是不会剪辑视频。

后面我决定直接开始,随手选了一个手机剪辑软件,想实现什么效果的时候,就去直接搜方法,或者自己在软件里根据各个按钮的名字作出判断,去尝试解决。

这样实践后,我发现,诶,好像真的并没有那么难,先去掌握基本的功能,了解视频剪辑的大框架,我也能够剪出一个视频。虽然很粗糙,但那种成就感是巨大的,信心是充足的:我是可以学会的嘛。

细节的逐步完善,是之后的事情。哪个剪辑软件更适合我,更能满足我的需求,不是我在一开始就能知道的。因为我还不了解剪辑,我根本不了解我到底需要什么,以及我是什么样的偏好。那些华丽的技巧,不是这个阶段应该去关注的东西。

先学会走,才能学会跑。重要的是,在刚知道如何走的时候,就要把步子迈出去。走得不好你会摔倒,会疼,但学习新东西不会,所以有啥好担心的呢。

你要立刻看到成果,这才能让你更有信心继续下去。

04

还有,在“做”之前,你对方法和思维的理解,只是自以为理解而已。

对着一篇文章,人人都可以给出建议,如果你有一些文学素养,甚至能够说到点子上,你知道某个词语的运用好像不够准确,某句话的结构有语法错误,但真正让你去写的时候,你根本无法写出一篇完整的逻辑清晰的文章。

“说”和“想”,总是容易的。而真正的问题,只在“做”的过程中才会遇到。那种微妙的感觉,需要切身实践,才能经历和体验到,才能在渐进的积累中,扎实掌握并运用那些方法和技巧。

我在一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并没有套路和思维,只是凭着直觉去做。后面认识了一个朋友,她跟我传授了很多写文案的方法论,我听到的时候,惊叹“哇原来是这样”“好厉害”,我觉得自己完全理解完全懂了,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学会使用。

但那是一些种子,被很好地埋下了。后面我依然在写、在输出,又过了大概半年的时候,在实践和对之前理论的反思中,我真的明白了当时我听到的东西,是什么,以及怎么用。

如果你想学习写作,今天就开始写100字吧;如果你想学英语口语,今天应该安排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找到最好的方法,也不是制定最完美的计划,而是准确地掌握两句日常对话。

在你真正做之前,方法就是方法,是纸上谈兵,几乎不代表任何东西。

知道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就可以开始做,你要立刻输出,要立刻看到成果,这是我所知道的,快速入门新领域,以及做好一件事情,最重要的一点诀窍。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啥?语文课代表冷冷的例行总结来了:

1、时间管理领域有个“帕金森法则”:工作会不断膨胀,直到填满截止日期前的全部时间。当被限定了相对少的时间,你会主动思考更高效的方法,而非纠缠于细枝末节,用努力的幻象自欺欺人。

2、当你有一个需要24小时后完成的任务时,可以去思考,如果用2小时的时间完成它,你要怎么拆解任务?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先完成80%的工作?

先去抓核心、抓重点,先去完成,之后再去考虑完美。不用先试图完善细节,细节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准备工作并不需要,也并不可能在做之前全部完成,因为,在做的过程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才会逐渐清晰,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要允许自己做出来垃圾,否则连垃圾都做不出来。

3、要想快速学会新东西,重要的是立刻开始输出。

如果一直埋头学习技巧和方法,你会一直处于负面的状态:“这个我也不会”“那个我也不会”“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立刻开始做,这个行为本身,才会让你真正觉得有进展,进入舒服和放松的状态。你需要积累成就感,积累正反馈,才有动力去继续探索。

重要的是,在刚知道如何走的时候,就要把步子迈出去。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冷冷,祝你今天吃饱,我们下节课再见。